

1.
動詞
商量,討論。
2.
名詞
表明意見的言論。
3.
動詞
議論;評說。
4.
名詞
議會,某些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或權力機關。
1.
謀度;斟酌;商議。
1.出自《易·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2.出自《國語·周語中》若貪陵之人來而盈其愿,是不賞善也,且財不給。故圣人之施舍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亦議之。
3.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4.出自《抱樸子·博喻》與妒勝己者而謀舉疾惡之賢,是與狐議治裘也。
5.出自《紅樓夢》大家又議著題詩,著人去請黛玉商議。
2.
選擇。
1.出自《儀禮·有司徹》乃議侑於賓,以異姓。
3.
評論。
1.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
2.出自《酒德頌》有貴介公子,搢紳處士,聞吾風聲,議其所以。
3.出自《辛卯年雪》詩生平未曾見,何暇議是非。
4.
非議;訕謗。
1.出自《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2.出自《賀陳君朝用遷福建左布政使序》以為命者,唯賢而已。茍非其人,雖在其位,猶將指而議之。
3.出自《蠟談》好說人之奸者,胸中必然不正;喜議人之短者,腹內那有一長。
5.
議處;議罪。
1.出自《周禮·秋官·鄉士》群士司刑皆在,各麗其法,以議獄訟。
2.出自《報任少卿書》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
3.出自《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未嘗鞠人於輕刑,錮人於重議。
6.
言論;意見。
1.出自《墨子·親士》諂諛在側,善議障塞。
2.出自《金臺紀聞》后唐明宗長興三年,令國子監校定“九經”,雕印賣之。其議出於馮道,此刻書之始也。
3.出自《書信集·致臺靜農》我們集了上海各種議,以為一書,名之曰《蕭伯納在上海》,已付印。
7.
通“俄”。傾斜。
1.出自《莊子·山木》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
2.出自《管子·法禁》法制不議,則民不相私。
8.
通“儀”。儀型,法則。
1.出自《墨子·非儒下》博學不可使議世,勞思不可以補民。
9.
通“義”。宜,適宜。
1.出自《國語·周語下》瓦絲尚宮,匏竹尚議。
10.
通“訛”。
1.出自《管子·法法》倨傲易令,錯儀畫制作議者,盡誅。
11.
文體名。多用以論事說理或陳述意見。
1.出自《文心雕龍·章表》章表奏議,經國之樞機。
2.出自《史通·論贊》《春秋左氏傳》每有發論,假君子以稱之……既而班固曰贊,荀悅曰論,《東觀》曰序,謝承曰詮,陳壽曰評,王隱曰議。
3.出自《論文后編》秦初定制,改書曰奏,漢定禮儀,書曰四品: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12.
通“儀”。顯現。
1.出自《淮南子·繆稱訓》快己而百事廢,喜憎議而治亂分矣。
13.
通“義”。道義。參見“議不反顧”。
1.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觸白刃,冒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
2.出自《與喬侍讀書》方是時,閣下與於公無積累之歡,特為國是起見。重憫江淮億兆夷人無辜而斬艾,迫于至誠,議不反顧。
1.見"蠅頭細字"。
1.謂像蒼蠅一樣營營往來﹐到處飛逐。比喻為追求名利而到處鉆營。語本《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
1.像蠅一樣營營往來﹐像鼠一樣四下窺伺。比喻到處鉆營﹐貪婪無恥。
1.見"蠅營蟻聚"。
1.像蒼蠅樣往來飛逐﹐像螞蟻般紛紛聚集。比喻不顧廉恥﹐趨炎附勢﹐到處鉆營。
1.蟲行貌。
1.猶言蠅營蟻聚。
1.見"蠅飛蟻聚"。
1.蒼蠅。
2.比喻可厭的人。
1.指嬴與博﹐春秋時齊二邑名。吳季札葬子于其間。《禮記.檀弓下》"延陵季子適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葬于嬴博之間。"嬴﹐一本作"贏"◇用為死葬異鄉之典。
1.剩馀﹐積存。
1.有馀和不足。引申為進退伸屈。
1.落得;剩得。
2.猶博得。
1.竹籠和斗笠。嬴﹐通"粂"。古代盛物用的竹籠。
1.猶言狎妓買笑。
1.擔糧。
1.秦為嬴姓﹐漢為劉姓﹐故以嬴劉為秦漢的并稱。
1.指精巧的雕飾。
1.指傳說中的秦穆公女弄玉。秦﹐嬴姓﹐故稱秦女為嬴女。
1.指秦國或秦王朝。秦為嬴姓﹐故稱嬴秦。
1.稱秦國或秦王朝。秦﹐嬴姓。
2.特指秦始皇。
1.猶盈虧。引申為進退﹑行止﹑長短﹑得失等。
1.古代傳說中蕭史﹑弄玉所居之鳳臺。
1.指傳說中秦穆公之女弄玉。
1.肥沃的土地。
1.嬴秦和項楚的并稱。
1.深貌。
1.謂行止﹑進退順時。
1.剩馀;盈馀。
1.猶孕育。
1.指秦與越。
1.水流回旋貌。
2.瑩澈。
1.水回旋貌。
1.水上涌貌。
1.謂小聲與大聲俱發。
1.小聲往來貌。
1.滿飽﹐甚飽。
1.瘦弱﹐困頓。
1.占便宜;占上風。
1.春秋時齊國的兩個邑名『代并置縣。贏縣故城在今山東省萊蕪市西北﹐有吳延陵季子長子墓;博縣亦名博陽﹐故城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南。《禮記.檀弓下》"延陵季子適齊﹐于其反也﹐其長子死。葬于贏博之間。"贏﹐一本作"嬴"◇以"贏博"為葬于異鄉的典故。
1.我國古代算法之一﹐是計算盈虧的一種算術方法﹐藉有馀﹑不足以求隱雜之數。
1.馀財。
1.蓄藏的馀財。
1.充裕的儲備。
1.猶增減﹐伸屈﹐進退。
2.指盈馀和虧損。用于財貨等。
1.獲利所得。
2.落得﹑剩得。
3.博得。
1.取勝已成定局。
1.積馀和耗費。
1.謂多馀的東西。
1.勾引;謊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