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艾】的拼音、怎么讀

艾

拼音: ài,yì

繁體:艾

筆畫:5

部首:艸

五筆:aqu

結構:上下

五行:木

基本釋義

1.

名詞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

2.

名詞

(ài)姓。

3.

名詞

〈書〉年老的,也指老年人。

4.

動詞

停止;完結。

5.

形容詞

漂亮,美。

詳細釋義

1.

植物名。一名冰臺,又名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莖、葉皆可以作中藥,性溫味苦,有祛寒除濕、止血、活血及養血的功效。葉片曬干制成艾絨,可用于灸療。

1.出自《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2.出自《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茍為不畜,終身不得。

3.出自《盛世危言·技藝》然有七年之病而不蓄三年之艾,則因循頹廢,錮疾果何日瘳乎!

2.

艾草色綠,可用來染綠,故借指綠色。參見“艾綬”。

1.出自《后漢書·馮魴傳》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2.出自《后漢書·酷吏傳·董宣》以宣嘗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

3.

蒼白色。參見“艾髮”。

1.出自《自序》余玄發未艾,野性難純。

4.

年長;老。亦指年老的人。

1.出自《楚辭·九歌·少司命》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2.出自《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

3.出自《文心雕龍·養氣》童少鑒淺而志盛,長艾識堅而氣衰。

4.出自《賀州推官李君墓碣銘》道舉之學久已成,五十從政艾且明。

5.出自《玉搔頭·分任》蒿目為時憂,年未艾,霜雪盈頭。

5.

美貌。亦指美女。

1.出自《孟子·萬章上》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

2.出自《桃花扇·逃難》積得些金帛,娶了些嬌艾。

6.

報答。

1.出自《國語·周語上》樹於有禮,艾人必豐。

7.

盡;根絕;停止。

1.出自《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艾。

2.出自《左傳·昭公元年》一世無道,國未艾也。

3.出自《與王子醇書》武人多欲以討賊取功為事,誠如此而不禁,則一方憂未艾。

4.出自《籌洋芻議序》事變愈繁,時難未艾,余所欲言者滋益多。

8.

養育;輔助。

1.出自《詩·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保艾爾后。

2.出自《詩·小雅·鴛鴦》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9.

古地名。春秋吳艾邑,西漢置艾縣。治所在今江西省修水縣西。

1.出自《左傳·哀公二十年》吳公子慶忌驟諫吳子,曰:“不改,必亡。”弗聽。出居於艾,遂適楚。

10.

山名。在今山東省新泰市境。

1.出自《春秋·隱公六年》公會齊侯,盟于艾。

11.

姓。春秋齊有艾孔。見《晏子春秋·諫上十七》。

1.出自《通志?氏族略三》艾氏,《晏子春秋》大夫艾孔之后,即《左傳》裔欸也。

12.

引申為長久。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吳歲

1.春秋吳國的歌◇泛指吳地的歌。

2.指昆曲。


吳臺

1.指春秋吳王闔閭(一說夫差)所筑之姑蘇臺(在江蘇吳縣西南)。


吳太伯

1.亦作"吳大伯"。

2.周古公亶父(太王)長子,仲雍﹑季歷之兄。太王欲傳位季歷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與仲雍出逃至荊蠻,號勾吳◇因以稱出亡而讓君位與弟者。


吳體

1.詩體之一種。語言通俗,取譬淺俚,有江南民歌風味,故稱。


吳亭

1.地名,即庱亭。在今江蘇丹陽縣東﹑武進縣西,三國吳孫權曾射虎于此。

2.泛指吳地之亭。


吳頭楚尾

1.指古豫章(今江西省)一帶。其地位于春秋吳的上游,楚的下游,故稱。


吳娃

1.吳地美女。


吳娃越艷

1.泛指江南美女。


吳王

1.指春秋吳國之主。亦特指吳王夫差。

2.明太祖朱元璋初期建立政權時的稱號。

3.元末起義軍首領張士誠,據有吳中,號吳王。

4.清乾隆間苗民起義軍領袖吳八月的稱號。


吳王膾余

1.傳說中的魚名。


吳偉(1459-1508)

明代畫家。字士英、次翁,號魯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漢)人。官至錦衣衛百戶。擅畫人物,筆勢奔放。亦工山水,晚年技法有創新,喜用亂柴、亂麻、破網等皴法。其畫風人稱江夏派”,實為浙派”支流。


吳沃堯(1866-1910)

清末文學家。字趼人,廣東南海人。因家居佛山,又稱我佛山人”。曾東游日本◇在上海編《月月小說》。政治上傾向改良派。所作小說對晚清社會上的黑暗腐敗現象有所揭露,是清末譴責小說的代表作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恨海》等。


吳下

1.泛指吳地。下,用于名詞后表示處所。


吳下阿蒙

《三國志·吳·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阿蒙,指呂蒙◇比喻學識淺陋的人。


吳先主

1.指三國吳主孫權。


吳相廟

1.伍子胥的廟。子胥父兄為楚平王所殺,奔吳,佐吳王伐楚敗越◇因諫夫差勿與越和,賜死◇人立廟祀之,稱為吳相廟。


吳綃

1.吳地所產用生絲織成的薄紗或薄絹。以輕薄著名。


吳興

1.指元代書畫家趙孟俯。趙為吳興人,故稱。

2.郡名。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烏程縣(今浙江吳興縣南)。

3.縣名。屬浙江省,位于苕溪下游,濱臨太湖。


吳興體

1.趙孟俯的字體。


吳岫

1.猶吳山。吳地的山。


吳雪(1914- )

導演,演員。四川岳池人。曾就讀于成都大同電影戲劇學校◇組織西南話劇社、四川旅外劇人抗敵演劇隊。1940年至延安,任延安青年藝術劇院副院長。建國后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副院長、文化部副部長等。曾執筆創作、導演和主演諷刺喜劇《抓壯丁》。


吳鹽

1.吳地所產的鹽。以潔白著稱。為四方所食。唐肅宗時,鹽鐵鑄錢使第五琦于兩淮所煮鹽以潔白著名,后亦稱兩淮生產的鹽為吳鹽。

2.喻白發。


吳燕

1.即吳宮燕。


吳羊

1.白綿羊。亦稱生于江南之羊。


吳謡

1.吳地歌謠。《樂府詩集.雜曲謠辭》有"吳謡"。


吳耀宗(1893-1979)

廣東順德人。曾在美國紐約協和神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習神學和哲學。歷任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校會組主任、青年協會書局總編輯。1950年發起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號召全國基督教教會和團體割斷與帝國主義的關系,實行自治、自養、自傳。1954年當選為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并多次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委員、常委。著有《沒有人看見過上帝》等。


吳冶

1.指春秋吳國的冶鑄。吳人善冶,故稱。


吳音

1.吳地的語音;吳語。

2.吳地的音樂。


吳闉

1.猶吳門。指吳地。闉,城曲重門。


吳吟

1.謂吟唱吳歌。

2.指吳歌。


吳詠

1.猶吳歌。


吳有訓(1897-1977)

物理學家,教育家。江西高安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曾任清華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中央大學校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副院長、學部委員,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副主席等職。主要從事x射線散射光譜的研究,曾以精湛的實驗技術證實康普頓效應。培養了許多中國物理學人才。


吳余鲙

1.即吳王膾馀。


吳愉

1.見"吳歲"。


吳語

1.泛指吳地方言。


吳苑

1.即長洲苑,吳王之苑。

2.吳地的園囿。因借指吳地或蘇州。


吳岳

1.亦作"吳岳"。

2.古代山名。在今陜西省。


吳粵

1.春秋吳國與越國的并稱。粵,通"越"。


吳越

1.春秋吳國與越國的并稱。

2.吳越兩國時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

3.指春秋吳越故地(今江浙一帶)。

4.五代十國之一。始祖錢閔,據有今江蘇省西南部﹑浙江省全部和福建省東北部,后降于北宋。


吳越曲

1.吳地民歌。


吳越同舟

1.吳人與越人共乘一舟。《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孔叢子.論勢》"吳越之人,同舟濟江,中流遇風波,其相救如左右手者,所患同也。"后因以"吳越同舟"比喻雖有舊怨,但當同遭危難,利害一致之時,也須互相救助,共同努力。


吳札

1.春秋吳公子季札的省稱。曾歷聘魯齊鄭衛晉諸國,以博聞著稱,為春秋之賢者。


吳趙

1.明庶吉士吳中行﹑趙用賢因張居正奪情視事,疏爭被杖,時稱"吳趙"。《明史.吳中行傳》"五人者(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鄒元標),直聲震天下。中行﹑用賢并稱吳趙。"后吳地俗謂不擇言而亂語者為"吳趙"。


吳鎮(1280-1354)

元代畫家。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嘉興(今屬浙江)人。終身隱居不仕,教書賣卜為生。擅畫山水和墨竹,善用濕墨,豐潤渾厚,蒼莽郁茂,自成一派。與黃公望、王蒙、倪瓚并稱元四家”。著有《梅花道人遺墨》。


吳質

1.即月中之神吳剛。

2.三國魏人,以文名重于時。文帝為太子時,與之過從甚密。見《三國志》本傳。


吳中

1.今江蘇吳縣一帶。亦泛指吳地。


吳中四士

1.唐之包融﹑賀知章﹑張旭﹑張若虛四人同時知名,均吳人,故稱。


吳茱萸

又名茱萸”。蕓香科。高大灌木或小喬木。羽狀復葉。嫩枝和葉上有軟毛。夏季開綠白色小花。果實紫紅色。分布于中國中部、南部和西南部。未成熟果實可入藥,能治胃寒疼痛、腹痛泄瀉等。


吳妝

1.見"吳裝"。


吳裝

1.亦作"吳妝"。

2.指中國畫的一種淡著色風格,相傳始于唐吳道子的人物畫,故名。

3.形容色彩淡雅者。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开鲁县| 洛宁县| 都兰县| 汾阳市| 两当县| 阿拉尔市| 普洱| 祁东县| 弋阳县| 柳林县| 瓮安县| 黄浦区| 博爱县| 石渠县| 高陵县| 二连浩特市| 启东市| 荆门市| 桃园市| 聂荣县| 库伦旗| 新晃| 磐安县| 营山县| 怀集县| 仙桃市| 湖州市| 宿松县| 维西| 泗洪县| 敖汉旗| 宽城| 枣庄市| 墨竹工卡县| 双流县| 康马县| 南丹县| 泗洪县| 井研县|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