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梨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花五瓣,葉子卵形。花通常白色,果實是常見水果。種類很多。
2.
名詞
(只)這種植物的果實。果實多汁,可食用,又可藥用,有降火、潤肺、消痰等作用。也可以用來釀酒,做梨脯、罐頭和梨膏等。
3.
名詞
(Lí)姓。
1.
亦作“梸”。亦作“棃”。
2.
果木名。落葉喬木,葉子卵形。花多為白色。果實多汁,可食。
1.出自《莊子·人間世》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
2.出自《魏都賦》真定之梨,故安之栗。
3.出自《隋書·禮儀志二》又移借田於建康北岸,筑兆域大小,列種梨柏。
3.
梨樹的果實。
1.出自《橄欖》詩始覺眾果俗,橘奴復梨兒。
2.出自《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詩為呼老婢埽庭宇,一席盤饤梨與柑。
3.出自《帝京歲時紀勝·七月·時品》梨種亦多,有秋梨、雪梨、波梨、密梨、棠梨、罐梨、紅綃梨;外來則有常山貢梨、大名梨、肉綿梨、瀛梨、洺梨。
4.
草名。
1.出自《山海經·中山經》〔少陘之山〕又東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梨。其葉狀如荻而赤華,可以已疽。
5.
年老。
1.出自《方言》眉、梨、耋、鮐,老也。東齊曰眉,燕代之北鄙曰梨。
6.
通“剺”。割裂,剖離。
1.出自《管子·五輔》是故博帶梨,大袂列,文繡染,刻鏤削,雕琢采。
2.出自《淮南子·齊俗訓》伐楩楠豫樟而剖梨之,或為棺槨,或為柱梁。
3.出自《漢書·揚雄傳下》分梨單于。
7.
通“黎”。參見“梨庶”、“梨氓”。
1.近路,捷徑。
2.謂抄近路。
1.行為不檢點的婦人。
1.從旁插言。
2.謂插言附和。
1.亦作"訛變"。
2.訛誤變易。
1.訛誤差錯。
1.誤稱。
〈書〉(文字)錯誤;舛誤校訂粗疏,~甚多。
1.亦作"訛竄"。
2.訛誤雜廁。
1.亦作"訛錯"。
2.錯誤。
1.謂蠹蝕錯訛。
〈書〉訛脫。
1.見"訛奪"。
1.謂為妖術所惑。
1.不正的風習。
1.誤稱。
1.荒誕虛幻。
1.亦作"訛混"。
2.訛錯混亂。
1.亦作"訛火"。
2.怪火。
3.指磷火。
1.錯亂的簡策。
〈方〉訛詐。
1.誤謬失實。
1.錯誤和脫漏。
1.錯亂。
1.謂音譯的訛誤和省略。
2.錯誤和漏略。
1.亦作"訛落"。
2.猶訛脫。
錯誤;差錯。
1.耍賴哄鬧。
1.乖邪貌。
1.亦作"訛僻"。
2.訛誤。僻﹐誤。
1.訛賴欺騙。
1.敲詐﹑勒索他人錢財。
1.謂或動或臥。語出《詩.小雅.無羊》﹕"或寢或訛。"毛傳﹕"訛﹐動也。"
1.亦作"訛闕"。亦作"訛缺"。
2.錯誤﹑殘缺。
1.見"訛缺"。
1.謂假借某種理由勒索﹑詐取他人財物。
1.訛謬失誤。
1.錯誤的趨勢。
1.傳說中的獸名。以其能言﹐常欺人﹐故稱。
1.訛變衰敝。
1.亦作"訛俗"。
2.荒謬的習俗。
3.指文字的訛體與俗體。
1.敲詐勒索。
1.無稽之談。
1.變體。與正體相對。
1.猶差誤。
2.猶衰敝。
1.把柄﹔訛詐的由頭﹑借口。
2.呆子。
(文字上的)錯誤和脫漏。
1.錯誤荒謬。
1.亦作"訛偽"。
2.詐偽。
1.舊劇伶人上場時的發語詞。
1.亦作"訛文"。
2.訛誤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