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枇杷”。①常綠小喬木,葉子長橢圓形,花小,白色。果實淡黃色或橙黃色,外皮上有細毛。生長在較溫暖的地區,果實可以吃,葉子和果核可入藥。②這種植物的果實。
1.
農具名。一端有柄,一端有齒,用以聚攏、耙梳谷物或整地等。齒用竹、木或鐵等制成。
1.出自《急就篇》捃獲秉把插捌杷。
2.出自《齊民要術·作豉》翻訖,以杷平豆,令漸薄,厚一尺五寸許。
3.出自《江鄰幾雜志》解池鹽,歲課愈多而不精。耆老云:“每南風起,鹽結,須以杷翻轉,令風吹則堅實?!?/p>
2.
用杷一類工具把東西耙梳、聚攏。
1.出自《論衡·順鼓》塹道作坎,榜驅內于塹坎,杷蝗積聚以千斛數。
3.
指用手扒。
1.出自《漢書·貢禹傳》農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挨屮杷土,手足胼胝。
2.出自《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杷沙腳手鈍,誰使女解緣。
4.
見“枇杷”。果木名。薔薇科,常綠小喬木,葉長圓形,花白色,冬花夏熟。實球形或橢圓形,味甜美,供生食,或制罐頭食品。葉可入藥。
1.出自《上林賦》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樸。
2.出自《孔氏談苑》枇杷須接,乃為佳果。一接核小如丁香荔枝,再接遂無核也。
3.出自《廣州竹枝》詩杏子枇杷都上市,玉盤三月有楊梅。
4.出自《征塵》它的本身更像一顆蟲蝕而腐爛的枇杷。
5.
見“枇杷”。即琵琶。參見“琵琶”。
1.出自《釋名·釋樂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
6.
姓。漢靈帝時有巴康避董卓難,改為杷氏。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杷氏,本巴氏,東樓公之后。后漢靈帝時,巴康避董卓難,改為杷氏。
1.古稱諸侯。
2.指帝王。
1.用作公廁的糞坑。
1.宋時管理簿籍之官吏。元時亦泛指判官﹑吏目一類官吏。
1.土豪。
1.指統兵在外的將帥。
1.統統,完全。
2.總共;共有。
3.算來。
4.總是,老是。
1.見"都籃"。
1.古代南方某些少數民族對酋長﹑長輩的稱呼。
1.漢職官名。督郵的別稱,主察視責罰之事。
1.華麗;美麗。
1.亦稱"都梁香"。
2.澤蘭的別名。
3.香名。
1.見"都梁"。
1.昆蟲名‘蟬的別稱。
1.古代稱營造師,總工匠。
1.總領,總管。
2.要領,要訣。
1.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
1.豪放之語。
1.遠逐。
2.謂遠游。
1.離散。
1.同"放債"。
借錢給人收取利息。
1.綻開。
1.放下兵器。
放債。
1.《論語.衛靈公》"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以"放鄭"謂棄絕淫靡之音。
用到任何地方都能作準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1.發放支付。
安放~不用。
1.猶施粥。災年向貧民免費供給米粥。
古時把被判罪的人驅逐到邊遠地方。
1.謂縱意大嚼。
1.謂放縱邪行。
1.放置;擱置。
1.投資。
〈書〉驕傲放縱,任意胡為。
①縱容;不加約束~不管。②不守規矩;沒有禮貌驕奢~ㄧ~不羈。
1.謂恣意行事,不受約束。
1.見"放縱不羈"。
1.指快行比賽。
2.使之走掉。
1.放開腳步。
2.指舊時婦女不再裹腳。
1.赦罪開釋。
1.縱情醉酒。
1.即飛枊。
1.屋四隅外伸以承檐者。
一種特殊的書法,筆畫中露出一絲絲的白地,像用枯筆寫成的樣子。也叫飛白書。
1.見"飛白"。
1.誹謗;誣蔑。
1.古代少數民族或藩屬向君主進獻的土產。
1.迅疾飛落的冰雹。
1.迅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