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厘】的拼音、怎么讀

厘

拼音:

繁體:厘

筆畫:9

部首:廠

五筆:djfd

結(jié)構(gòu):左上包圍

五行:火

基本釋義

1.

數(shù)詞

法定計量單位中十進分數(shù)單位詞頭之一,表示10-2,符號c。

2.

量詞

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b)質(zhì)量或重量,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c)地積,10厘等于1分。

3.

量詞

利率單位,年利率1厘是本金每年的百分之一,月利率1厘是本金每月的千分之一。

4.

動詞

〈書〉整理;治理。

詳細釋義

1.

整理;制定。參見“厘定”。

1.出自《論教育書》俟十年以往,閱歷稍深,定論漸出,厘而定之,當未為晚。

2.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荊宜施鶴光復記·光復文獻附錄》現(xiàn)在大局粗定,餉項一層,應請厘定遵行。

3.出自《灤州革命先烈事略·張紹曾》五年任陸軍訓練總監(jiān),厘定軍事教育計畫。

2.

數(shù)量單位。①利率百分之一為一厘。②市厘的通稱。一市尺的千分之一為一厘;一市斤的萬分之一為一厘。

3.

“氂”的今字。

4.

改變;改正。

1.出自《后漢書·梁統(tǒng)傳》議者以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務(wù),施行日久,豈一朝所厘。

2.出自《梁書·賀琛傳》今若厘其風而正其失,易於反掌。

5.

分,分開。

1.出自《石林燕語》﹝宋神宗﹞乃詔厘其事大小。大事,三省與樞密同議進呈……小事,樞密院獨取旨。

2.出自《輟耕錄·院本名目》院本、雜劇其實一也。國朝院本、雜劇始厘而二之。

3.出自《〈沽上題襟集〉序》合數(shù)年來往還之作,厘為八卷。

6.

事物的條理。

1.出自《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則百工伊凝,庶績咸喜,荷天衢,提地厘,斯天下之上則已,庶可試哉!

7.

厘金的略稱。

1.出自《應詔陳言疏》不得已而設(shè)局抽厘,酌取商賈之贏余。

2.出自《清史稿·婁春蕃傳》長蘆鹽商久困增厘,春蕃務(wù)為寬大,課裕而商不撓。

3.出自《東方兵事紀略·臺灣篇下》議紳整飭鳳山鹽厘,令巡檢劉永貞經(jīng)理。

8.

微小。參見“釐毫”、“毫釐”。

1.出自《宋書·恩幸傳·徐爰》而諂側(cè)輕險,與性自俱,利口讒妄,自少及長,奉公在事,厘豪蔑聞,初無愧滿,常有窺進。

2.出自《農(nóng)政全書》自二十九年勘緩以至于今,實未嘗有厘毫之輸納也。

3.出自《上陳見復先生》詩周情孔思審中正,辨別白黑窮釐毫。

4.出自《抱樸子·漢過》官高勢重,力足拔才,而不能發(fā)毫厘之片言,進益時之翹俊也。

5.出自《君事實辨》近代諸儒以道學相高尚,論古人毫厘必計。

6.出自《贈寫照沈照》詩寫照乃以人為的,毫厘差輒謬千里。

7.出自《餓鄉(xiāng)紀程》工業(yè)品卻應有盡有,形式上看來和“西洋”貨無毫厘差別。

9.

古地名。春秋楚邑。故址在今安徽省無為市境。

1.出自《左傳·成公十七年》舒庸人以楚師之敗也,道吳人圍巢,伐駕,圍厘虺。

10.

通“嫠”。寡婦。

1.出自《七命》煢釐為之擗拋,孀老為之嗚咽。

11.

通“來”。參見“釐麰”。

1.出自《漢書·劉向傳》故《周頌》曰“降福穰穰”,又曰“飴我厘??”。厘??,麥也。

12.

治理;處理。

1.出自《書·堯典》允厘百工,庶績咸熙。

2.出自《李夫人墓志銘》夫人之葬,惟學坰厘其事。

13.

數(shù)量單位。用于長度,為尺的千分之一。

1.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14.

數(shù)量單位。用于重量,為舊制兩的千分之一。

1.出自《儒林外史》飯是二厘(銀子)一碗,葷菜一分,素的一半。

15.

數(shù)量單位。用于地積,為畝的百分之一。

1.出自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朝田畝制度》當中尚田一畝三分五厘。

16.

數(shù)量單位。用于利率:年利一厘為本金的百分之一,月利為本金的千分之一。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品衡

1.猶品評。


品紅

1.比大紅略淺的紅色。


品紅評緑

1.謂以花草等自然景物為題材吟詩作賦。


品匯

1.事物的品種類別。


品級山

1.清代文武官員朝班位次之標識,以金屬為之,狀如山形,故稱。


品極

1.眾多。


品件

1.指花色品種。


品鑒

1.亦作"品鑒"。

2.評定鑒別。


品節(jié)

1.謂按等級﹑層次而加以節(jié)制。

2.指等級。

3.品行;節(jié)操。


品進

1.三方齊進。


品爵

1.品級爵位。


品藍

1.略帶紅的藍色。


品郎

1.古代稱關(guān)卡差役為"品郎"。


品類

1.指等級;類別。

2.指萬物。


品例

1.猶種類;名目。


品量

1.品評;衡量。

2.為品味﹑品嘗。


品料

1.明內(nèi)廷畜養(yǎng)的動物,各有品級,按品級供給的飼料,稱為"品料"。


品令

1.鹽官吏的格令。分九個品級。


品流

1.品類;流別。


品録

1.品鑒收錄。


品緑

1.青翠色。


品論

1.評論。


品貌

1.人品容貌。


品名

1.指佛經(jīng)篇目的名稱。

2.泛指物品的名稱。


品茗

1.品茶。


品命

1.官階,品位。


品目

1.人品的流別。

2.事物的名目。

3.品評。


品排

1.方言。并排;一齊。


品品

1.猶每樣。

2.式樣眾多貌。


品評

1.評價;評論。


品齊

1.齊等;并排。


品人

1.眾人;常人。

2.品評人才。


品色

1.品種花色。


品色衣

1.北周侍衛(wèi)官的禮服。


品食

1.諸色肴饌。


品式

1.標準;法式。


品事

1.諸多事項。


品庶

1.眾人;百姓。


品俗

1.猶世俗。


品胎

1.三胞胎。


品題

1.品評的話題﹑內(nèi)容。

2.謂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3.觀賞;玩賞。

4.對詩文書畫等的評論。亦指詩文書畫上的題跋或評語。


品體

1.即品胎。一胎三子。


品頭論足

1.見"品頭題足"。


品頭題足

1.亦作"品頭論足"。

2.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tài)。

3.現(xiàn)亦比喻在小節(jié)上一味挑剔。


品脫

1.英語pint的譯音。英﹑美計量單位。八品脫為一加侖。


品望

1.人品聲望。


品位

品級;檔次努力提高娛樂性節(jié)目的文化品位。


品物

1.猶萬物。

2.指各類特定范圍之物。各種神物。

3.指各類特定范圍之物。各種肴饌。

4.物品,東西。


品弦法

1.指弦樂曲調(diào)的彈奏技法。


品象

1.猶品庶。眾人。

2.事物的品類,式樣。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qū)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qū)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铁岭县| 四子王旗| 淳化县| 安多县| 通州区| 梅河口市| 浪卡子县| 清水河县| 彝良县| 九龙城区| 海南省| 仙游县| 仙居县| 武陟县| 武汉市| 白水县| 西平县| 牡丹江市| 金湖县| 阳曲县| 西吉县| 双柏县| 西昌市| 雷州市| 宁都县| 鄂尔多斯市| 农安县| 克拉玛依市| 昌宁县| 邵阳市| 准格尔旗| 舟曲县| 浏阳市| 泰顺县| 邯郸市| 岑溪市| 阿拉善右旗| 贺兰县| 峡江县|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