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訛錯"。
2.錯誤。
1.詞牌名。又名《賀新郎》﹑《乳燕飛》。亦作曲牌名。
1.以金絲編織的衣服。
2.曲調名。
漢代帝王、貴族死后的葬服。1968年在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墓中,出土了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各由二千多塊精致的玉片用金絲編成。反映了漢代高超的工藝水平。
1.金代的法典。金熙宗皇統五年(公元1145年)頒行《皇統制》﹐后經數次修訂﹐迄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頒行《泰和律令敕條格式》﹐是金代最大的一部法典。全文已失傳。
2.指黃金分割。謂各部分互成適當比例的規律。
1.金屬制的鸞鳥﹔藝術品中的金色鸞鳥。
2.即金鑾殿。
1.即金鑾殿。
1.帝王車馬的裝飾物。金屬鑄成鸞鳥形﹐口中含鈴﹐因指代帝王車駕。
2.見"金鑾殿"。
3.翰林學士的美稱。
4.白居易女兒的名字◇借指幼女。
1.即金鑾殿。指皇宮正殿。
唐代宮內有金鑾殿,后來舊小說戲曲中泛稱皇帝上朝理政的殿。
1.指翰林學士。
1.山坡名。
1.唐李陽冰《序》﹕"﹝帝﹞謂曰﹕'卿是布衣﹐名為朕知﹐非素蓄道義﹐何以及此?'置于金鑾殿﹐出入翰林中﹐問以國政﹐潛草詔誥﹐人無知者。"后以"金鑾視草"形容詞臣受帝王寵幸。
1.佛教語。"輪"(梵語cakra)﹐是印度古代戰爭用的一種武器。印度古傳說中征服四方的轉輪王出生時﹐空中自然出現此輪寶﹐預示他將來的無敵力量。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感得金輪寶者﹐為金輪王﹐乃四輪之首﹐領東南西北四大洲。
2.輪形之金剛。
3.佛塔上的相輪。
4.代指金飾之車輿。
5.喻太陽。 6.指武則天。據《舊唐書.則天皇后紀》﹐武則天于長壽二年"秋九月﹐上加金輪圣神皇帝號﹐大赦天下。"所以后人稱武則天為金輪或金輪皇帝。 7.牡丹的一種。
1.指唐武則天當政時期。武則天尊號屢用金輪字﹐如長壽二年加金輪圣神皇帝號﹐證圣元年又為天冊金輪圣神皇帝。
1.金輪圣神皇帝的略稱。指唐武則天。
1.鑼之一種。
2.比喻太陽。
1.用鸚鵡螺或紅螺殼做成的酒杯的美稱。
1.猶禁阻,禁止。
1.法令或習俗規定禁殺的日期。
1.猶封山。禁止進山砍伐﹑放牧等。
1.帝王宮中的膳食供奉。
1.帝王園林的外圍。
1.謂禁吠赦免,開放和閉鎖。
1.囚禁人身。
1.同"禁?"。
1.植物名。石斛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九.石斛》。
1.謂禁口勿言,使不出聲。
1.禁中,省中。指皇宮。
1.在一定的時間內禁止進食。為古代養生方法之一。現代醫學則用于某些血液生化試驗前或胃腸道手術等前后。
1.皇帝的侍衛。
1.禁止隨便出入的房室。
受;承受~考驗 ㄧ~不住打擊。
1.宮中近侍官署。
1.禁架術;禁咒術。
1.禁苑中的樹木。
1.指經常不能通行的河流。
1.指主管防禁之事的部門或官員。
1.猶省寺。公卿官署,如中書省﹑門下省﹑太常寺﹑鴻臚寺等。
1.監禁囚犯的處所;監獄。
1.宮廷門戶。亦指宮廷﹑朝廷。
1.猶臺省。指禁中尚書臺等官署。亦為中央級官府的統稱。
1.指宮內倉庫所藏財貨。
1.亦稱"禁字體"。
2.指禁體詩。
1.一種遵守特定禁例寫作的詩。據宋歐陽修《雪》詩自注﹑《六一詩話》及宋蘇軾《聚星堂雪詩敘》所記,其禁例大略為不得運用通常詩歌中常見的名狀體物字眼,如詠雪不用玉月犁梅練絮白舞等,意在難中出奇。參閱清趙翼《陔馀叢考.禁體詩》。
1.禁止某種事物的條例或規定。
1.見"禁庭"。
1.亦作"禁廷"。
2.猶宮庭。
3.指宮廷官員。
1.宮中道路。
1.因禳災祈福而禁止屠宰牲畜。
1.舊時迷信,禁忌在某日興建動土,稱為"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