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羨”。
2.
有馀;剩馀。
1.出自《詩·小雅·十月之交》四方有羨。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以羨補不足,則農有余粟,女有余布。
3.出自《御史中丞馬公墓志銘》公則第三人,長八尺有羨。
4.出自《先考梅溪公行狀》有羨金五千,以詣吳公。
3.
超過。
1.出自《慎子·威德》上無羨賞,下無羨財。
2.出自《上林賦》德隆於三皇,功羨於五帝。
3.出自《朱公叔議》夫萬類莫貴乎人,百行莫羨乎忠。
4.
滿;豐裕。參見“羨溢”。
1.出自《新唐書·食貨志三》牛仙客為相,有彭果者獻策,廣關輔之糴,京師糧稟益羨,自是玄宗不復幸東都。
5.
喪失。
1.出自《淮南子·精神訓》無天下不虧其性,有天下不羨其和。
6.
邪,不正。
1.出自《太玄·羨》羨于微,克復可以為儀。
7.
長。
1.出自《周禮·春官·典瑞》璧羨以起度。
8.
因喜愛而希望得到;羨慕。
1.出自《詩·大雅·皇矣》無然歆羨,無然畔援。
2.出自《文選·張衡〈思玄賦〉》羨上都之赫戲兮,何迷故而不忘。
3.出自《前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4.出自《瓶》詩我羨你青年臉上的紅霞,我羨你沉醉春風的桃花。
9.
指璧的邊緣。
1.出自《鐵圍山叢談》白璧大盈赤,縷文甚美,而璧羨外復起飛云,行龍馬。
10.
姓。《史記·秦始皇本紀》有羨門。
1.謂被迫走冒險的道路。挺,本作"鋌"。
1.方言。高粱莖桿頂端長穗的一節。
1.見"挺括"。
1.杰出超群。
1.寬緩;緩解。
1.堅守節操。
1.卓越杰出。
1.渙散;松散。
1.猶前進。多指軍隊直指目標進軍。
1.舉重比賽方式之一。雙手把杠鈴從地上提翻到胸前,再舉過頭頂,一直到兩臂伸直﹑兩腿直立為止。
1.睡眠的謔詞或詈詞。
1.亦作"挺刮"。
2.挺拔;挺直平整。
1.猶言出力,用力。
1.直立。多指持身正直。
1.挺而走險。謂事急之時,被迫冒險行事。語本《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擇音(蔭)'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1.生長茂盛。
2.秀異出眾。
1.直率懇切。
1.剛直。
1.挺拔特立貌。
1.獨自脫身。
2.直起身子;奮身而起。
1.勇敢地站出來。
1.挺拔生長。亦謂杰出。
1.亦作"挺尸"。
2.睡眠的謔詞或詈詞。
1.草莖。挺,通"莛"。
1.超群特出。
1.正直貌。
2.僵直貌。
1.方言。強勁結實;挺括舒展。
1.見"挺而走險"。
1.謂不屈服于刑罰。
1.形容得意或狂妄自大的樣子。
2.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1.秀異出眾;挺拔秀麗。
1.猶監禁。
2.俗謂不服管押。
1.擺架子。
1.脫逃。
2.俊逸。
1.堅硬。
1.方言。棍棒。
1.挺身爭斗。
1.正直。
1.頂撞。
1.正直;剛直。
2.挺拔直立;直立。
3.伸直。
1.生就的美質。
1.古代楚越間用靈草編結在斷竹枝上的占卜方法。
1.頂撞。指出言不遜。
1.卓越。
1.拔擢,擢用。
1.即錠子。紗錠的俗稱。
1.退走。
1.光澤貌。《漢書.五行志中之上》"成帝時童謡曰'燕燕尾涏涏﹐張公子﹐時相見……'其后帝為微行出游﹐常與富平侯張放俱稱富平侯家人﹐過陽阿主作樂﹐見舞者趙飛燕而幸之﹐故曰'燕燕尾涏涏'﹐美好貌也。"顏師古注"涏涏﹐光澤貌也﹐音徒見反。"清金農《有憶》詩之一"涏涏誰憐燕尾長﹐芹泥冷落已銷香。"一說為小鳥張尾之貌。
1.棍棒。
1.持棍棒毆擊。也泛指以暴力攻擊。
2.指晩明三案之一的梃擊案。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張差手執木棍,闖進太子住的慈慶宮,打傷守門太監。被執后供系鄭貴妃(神宗寵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引進。時人懷疑鄭貴妃欲謀殺太子。神宗與太子不愿深究,以瘋顛奸徒為罪,殺張差于市,并斃龐﹑劉于內庭了案。史稱"梃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