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身材短。
2.
形容詞
高度小的。
3.
形容詞
等級、地位低。
1.
亦作“躷”。
2.
低,不高。
1.出自《矮石榴樹子賦》有矮石榴高倍尺,中訟庭,麗戒石。
2.出自《灤京雜詠》憑君莫笑穹廬矮,男是公侯女是妃。
3.出自《大年初一》在堂屋里共擺了大小高矮十幾個凳子。
3.
變得低矮;使之低矮。
1.出自《老殘游記》﹝趵突泉水﹞當年冒起有五六尺高,后來修池,不知怎樣就矮下去了。
2.出自《子夜》﹝李麻子﹞伸出粗黑的大手來搶前一步,就要抓住那個女孩子。可是金小妹很伶俐地矮著身體躲過,就飛也似的跑走了。
4.
比喻地位卑下。
1.出自《四世同堂》這都是怎回事呢?大哥,我不想活著了,快七十了,越活越矮,我受不了!
5.
指低落。
1.出自《官場現形記》到了此時,不覺威風矮了一半。
6.
身材短。
1.出自《說文新附·矢部》矮,短人也。
2.出自《上海的早晨》唐仲笙伸了一伸腰,挺著胸脯,顯得他其實并不比一般人矮。
1.年老碩學之士。
1.寬廣。
1.寬廣而荒僻。
1.猶延袤。伸展延續。
2.引申為輾轉延擱。
1.寬廣遼遠。
1.嫉妒。
1.嫉妒別人的功勞。
1.嫉妒怨恨。
1.嫉妒。
1.嫉妒。
2.指嫉妒的人。
1.忌人之能,而欲居人之上。
1.嫉妒賢能。
1.嫉妒怨恨。
1.即鉚釘。因其頭形如帽,故名。
1.帽的頂端。
2.帽子頂上所綴的結子或珠寶。
1.即風帽。
1.見"帽兒光光"。
1.亦作"帽兒光"。亦作"帽光光"。
2.本為宋元明時代民間贊賀新郎衣帽整潔的諧謔語。亦用作做新郎的隱語。
1.方言。指大碗中盛得堆尖的白米飯。
1.見"帽兒光光"。
1.安在制服帽前正中的徽章。
2.綴在帽上的珠寶類飾物。
1.安在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
1.置于幾案上,可照出人頭面的鏡子。
1.沒有帽檐帽舌的硬殼帽子,帽頂上一般綴有硬疙瘩。
1.盛放帽子用的箱形器物。可防止帽子變形。體積較大。
1.盈滿貌。《淮南子.修務訓》"且夫身正性善,發憤而成仁,帽憑而為義。"高誘注"帽憑,盈滿積思之貌。"一說慷慨貌。
1.見"帽裙"。
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
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絹帛,用以遮擋風塵。
1.見"帽裙"。
1.宋代士大夫的一種服裝。
1.帽子伸出的前檐,形如舌狀,可用來遮擋日光。
1.加于帽外的衣飾。
1.放帽的器具。多為瓷制,中空,圓柱形。
1.見"帽檐"。
1.綴在帽前裝飾用的翡翠珠玉等物。
1.見"帽子"。
1.求知貌。
1.販運,買賣。楙,通"貿"。
1.茂盛。楙,"茂"的古字。
1.煩惱﹐郁悶。
1.眼花目眩的病癥。
1.目暈眩;痙攣。
1.迷亂;困惑。
1.愚昧錯亂的見解。
1.昏厥;暈厥。
1.昏亂;精神錯亂。
2.紊亂;紛亂。
1.垂目謹視。
2.昏花。引申為昏昏沉沉。
3.愚昧無知貌。
1.目眩暈厥。
2.混亂。
1.煩悶困惑。
1.目眩昏暈;暈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