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妨害,阻擋。
1.
同“礙”。
1.出自《紅樓夢》迸砌防階水,穿簾礙鼎香。
2.
限止;阻擋。
1.出自《列子·力命》獨往獨來,獨出獨入,孰能礙之。
2.出自《文心雕龍·聲律》將欲解結,務在剛斷,左礙而尋右,末滯而討前。
3.出自《溝港》詩溝港重重柳,山坡處處梅。小輿穿麥過,狹徑礙?;亍?/p>
4.出自《扶風傳信錄》自言宋時宮嬪,生時為宮監,相與有情,而不諧夫婦……夙昔之夕,在袁氏樓,思一遂之,而又礙於老祖。
5.出自《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山上沒有路,到處又是亂石,又是荊棘,掛手礙腳地,實在難爬。
3.
妨礙。
1.出自《折楊柳》詩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
2.出自《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詞要小舟行釣,應先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
3.出自《答查石丈書》駁未當而又駁之,亦至誠之心也。夫何礙!
4.出自《母親》這漢子用得呢。是個本分家伙。只要不去礙他,他做事總是像做自己的一樣。
4.
障礙。
1.出自《法言·君子》子未睹禹之行水與?一東一北,行之無礙也。
2.出自《船窗》詩舉頭還有礙,低眼即無妨。
3.出自《西游記》上天有路,入地有門;步日月無影,入金石無礙。
5.
牽掛。
1.出自《兒女英雄傳》那時我身入空門,一身無礙,萬緣俱寂。
6.
遮蔽。
1.出自《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詩》鵬礙九天須卻避,兔藏三窟莫深憂。
2.出自《登廣教院閣》詩高臺面壘包平野,老柏參天礙遠山。
7.
見“礙夜”。深夜。
1.出自《異苑》欲進路,礙夜不可前去,乞寄外住。
2.出自《雪中晏起偶詠所懷》東家典錢歸礙夜,南家貰米出凌晨。
3.出自《博異志補編·李黃》時已晚,遂逐犢車而行,礙夜方至所止。
4.出自《聊齋志異·上仙》久之,日漸曛。眾恐礙夜難歸,煩再祝請。
1.王朝;朝廷。
2.帝王之家。
明代哲學家、教育家。人稱陽明先生,余姚(今屬浙江)人。發展了陸九淵的心學,用以對抗程朱學派。提出致良知”的學說,把封建倫理道德說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提出知行合一”說。教育方法上強調言傳身教,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等。他的學說在明代中期以后影響很大,還流行到日本。著作有《傳習錄》、《大學問》等。
1.指晉王羲之的書法。
1.王者治理天下的方略。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副總指揮、晉冀豫軍區代司令員、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和政委。曾率部參加中原突圍,開辟鄂西北游擊根據地。建國后,任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兼第二政委。是中共第八至十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由一體積濃硝酸和三體積濃鹽酸混合而成的溶液。呈黃色。具有極強的腐蝕性,能溶解金、鉑。不穩定,應隨用隨配。冶金工業中常用作溶劑。
1.王朝的賦稅。
1.王位繼承者。
1.晉王導妻性妒,導懼之,密營別館以處眾妾。妻覺,將往焉。導恐妾受辱,遽令命駕,以麈尾柄驅牛而進。蔡謨聞之,嘲導曰"朝廷欲加公九錫。不聞余物,惟有短轅犢車,長柄麈尾。"事見《晉書.王導傳》◇以"王叟轅車"為嘲人愛妾而懼妻之典實。
1.欽定歷法的年歲。
1.帝王下葬時通往墓穴的地道。
1.漢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后以"王]草"指牽人離愁的景色。
1.泛指貴家子孫。
1.指燕寢,古代帝王休息安寢的處所。
2.指行宮。
1.交付;托付。
1.謂把國家的統治權交給別人。
2.指以國事相托。
3.放棄君位。
1.推卸過失。
1.謂自然所付與的和氣。
2.謂隨順自然。
1.脫去民服。謂作官。
1.猶寄情。
1.枯黃。
1.猶灰燼。
2.比喻衰敗,衰落。
1.匯聚。
1.猶委身,置身。
1.謂儲備糧草。
2.指儲備之糧草。
3.泛指財物,貨財。
4.聚積,堆積。
5.充塞;充滿。 6.謂富厚,厚祿。
1.委貌冠上的簪子。
1.謂委任付托。
1.投身結交。
2.結局,了結。
1.見"委贐"。
1.猶盡知。
1.歸罪。
1.蓄積,積聚。
1.放棄,丟掉。
1.衰亡,衰敗。委,通"萎"。
2.引申為憔悴,衰老。
3.斷絕。
1.交付審查。
1.委頓困乏。
1.信任,倚靠。
1.死亡的婉詞。
1.猶熟悉。
1.委頓,衰弱。
1.偏僻,簡陋。
1.猶委巷。
1.見"委貌"。
1.亦作"委皃"。
2.古冠名,以皂絹為之。
1.衰頹而不振作。
1.瑣細隱密。
1.指歸順稱臣。
南美洲北部國家。臨加勒比海。面積9121萬平方千米。人口21844萬(1995年)。首都加拉加斯。從北向南分為山地(安第斯山區)、平原、高原三部分。熱帶氣候,大部分地區干、濕季分明。石油為國民經濟支柱,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工業已初步形成體系。
1.親近。
1.委托安排。
2.委任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