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慈愛,和善。
2.
動詞
〈書〉(上對下)疼愛。
3.
名詞
指母親。
4.
名詞
(Cí)姓。
1.
上愛下;父母愛子女。
1.出自《詩·大雅·皇矣》克順克比
2.出自《新書·道術》親愛利子謂之慈。
3.出自《冬望》詩嘗聞古者禹稱智,過門不暇慈其孩。
2.
愛惜;仁愛。
1.出自《韓非子·解老》慈於子者不敢絕衣食,慈於身者不敢離法度,慈于方圓者不敢舍規矩。
2.出自《禮記·曲禮上》兄弟親戚稱其慈也。
3.
慈母的省稱。多用以自稱其母。
1.出自《寄虔州江陰二妹》詩庶云留汝車,慰我堂上慈。
2.出自《呻吟床笫聞家慈病》詩空啼譴吏城頭血,莫慰衰慈夢里身。
4.
指對父母的孝敬。
1.出自《莊子·漁父》事親則慈孝。
2.出自《禮記·內則》父子皆異宮,昧爽而朝,慈以旨甘。
3.出自《困學紀聞·左氏傳》子之於親亦曰慈。
5.
佛教語。指佛、菩薩愛護眾生,給予歡樂。參見“慈悲”。
1.出自《智度論·釋初品中·大慈大悲義》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2.出自《究竟慈悲論》慈悲之要,全生為重。
3.出自《燕子龕禪師》詩救世多慈悲,即心無行作。
4.出自《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尼師曰:“出家人以慈悲方便為本,此分內事,不必慮也。”素香拜謝。
5.出自《家》太太,請你發點慈悲,可憐可憐我罷。
6.
通“磁”。參見“慈石”。
1.出自《呂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鐵,或引之也。
2.出自《慈石贊》慈石吸鐵,母子相戀也。
3.出自《本草綱目·金石四·慈石》慈石取鐵,如慈母之招子,故名。
7.
姓。漢代有慈仁。見《隸釋·漢殽阮君神祠碑》。
1.出自《急就篇》慈仁他。
1.制訂法律。
1.立刻;立時。
航標的一種,外形像柱子或呈梯形,沒有燈光設備。
1.古代計時方法之一。在陽光下豎立木樁﹐觀察它的影子以測定時間。參見"立表下漏"。
2.立木觀測水位。
3.春秋末﹐齊國被晉燕侵伐﹐景公擢司馬穰苴為將軍﹐寵臣莊賈為監軍。穰苴與賈約期會于軍門。穰苴至﹐立表下漏而待。賈以驕慢誤時﹐穰苴乃斬賈示眾﹐三軍驚懼振奮﹐遂卻晉燕之師。見《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因以"立表"為嚴明軍紀之典。
1.設置日晷﹑漏刻以計時。
1.見"立部伎"。
1.唐代宮廷燕樂之一。與坐部伎相對。
1.當風挺立的草。
1.指帝王在位。
2.指在朝為官。
1.立表觀測早晩日影以定東西方向。
1.停車。
2.古代一種須站立乘行的車輛。
1.定名稱;建名號。
1.站立成禮。
2.立刻完成。
1.確立儲君。
交立春節氣;春季開始明天~ㄧ立了春,天氣就要轉暖了。
立下這個(契約、字據),保存起來以備查考核對(舊時契約等文書中的習慣用語)。
1.猶立等。
1.漢字楷書偏旁"刂"的稱呼。
1.樹立德業。
1.亦作"立適"。
2.太子或宗子以正妻所生子充當。
1.喻學識淵博的人。
交立冬節氣;冬季開始今天~ㄧ立了冬,天氣就冷了。
1.直立貌。
1.決斷;果斷。
2.立即截斷。形容刀刃鋒利。
3.指立刻處決。
4.形容站立時間之久。
1.站立﹑行走時都在睡覺。形容十分疲倦。
國家權力機關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機關 ㄧ~程序。
①指數是3的乘方,如a3(a×a×a),43(4×4×4)。②立方體的簡稱。③指立方米。
六個面積相等的正方形所圍成的立體 。也叫正方體。簡稱立方。
也稱立體派”、立體主義”。1907-1914年間出現于法國的畫派。他們主張在藝術中表現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物象,并力求表現客體內在的、視力看不到的結構。他們把自然形體分解為幾何切面,使它們互相重疊,甚至在畫面上同時出現無數的面。代表人物有畢加索、布拉克等。
1.即立軸。
1.立即死亡。
1.訂出標準。
2.確立格局。
建立功績~受獎ㄧ一人~,全家光榮 ㄧ在救災中他可立了大功。
1.古代儀仗中的一種器具。
1.舊時習俗。長者起居﹐幼者在其旁侍立。
一種直立的較高的柜子,前面開門,有的裝有隔板或若干抽屜,多用來存放衣物等。
1.冊立皇后。
①站著等候~多時。②立等②~回音。
1.站著死去。
立刻接到命令,~出發。
1.樹立最高準則。
2.登帝位;秉國政。
1.謂豎戟以刺。
2.古代禮制。凡官﹑階﹑勛三品以上者得于邸院門前立戟。
1.設下計謀。
2.決意;打算。
3.立業;謀生。
1.明清兩代刑具。清又稱站籠。用木籠﹐頂開圓孔﹐以束犯人頸部﹐使晝夜站立致斃。甚者于腳下墊物﹐然后抽去﹐使之懸空。
1.建立封邑。
2.成一家之言。
1.猶立時。
使道路形成立體交叉的橋梁,不同去向的車輛等可以同時通行。
①觀察或判斷事物時所處的地位為消費者著想,是產品設計的~。②生存或占有的地方先鞏固~,再求發展。‖也說立足點。
1.樹立教化;進行教導。
1.樹立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