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抑制或堵住不讓出來。
2.
氣不通:門窗全關著。悶;氣不暢。
3.
動詞
〈方〉燈絲、保險絲等被燒斷。
1.
急。參見“憋懯”。
1.出自《玉篇·心部》憋,急性也。
2.
兇惡。參見“憋懆”。
1.出自《謁金門·客中戲示友人》曲巽二猖狂,滕六憋懆,透嚴威直到曉。
3.
鬧別扭;賭氣。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急煎煎的促織聲兒相接,做得蟲蟻兒天生的劣,特故把愁人做脾憋。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幾番待撇了不借,思量來當甚廝憋。
3.出自《僅僅是開始》固然是爭論問題,碰上張春,他總以為是故意給他為難。從此,他對張春更憋上勁了。
4.
執(zhí)拗。參見“???”。
1.出自《范張雞黍》我待學逾垣的段干木非為憋,垂釣的嚴子陵不是呆。
2.出自《豫讓吞炭》這憋豫讓,更別無甚別話。
5.
極力忍耐、抑制。
1.出自《盆兒鬼》憋得俺渾身上下汗淋漓,哎喲,恰好似一夜不曾尿。
2.出自《中國人民的心》我看你上一輩子準是啞巴,一肚子話,都憋到這輩子。
6.
氣悶。
1.出自《茶館》你出不來氣,我還憋得慌呢!
2.出自《青春之歌》你編的倒是什么驚人的杰作,倒是說出來呀,可把人憋死了!
1.擺脫。
1.見"轉舵"。
1.亦作"轉灣"。
2.拐彎兒。
3.喻曲折隱晦。
4.比喻改變想法。
1.見"轉彎抹角"。
①道路彎彎曲曲路是轉彎抹角的,但尋訪的熱情卻沒有半點消退。②走彎彎曲曲的道路兩人轉彎抹角地來到一座柴門前。③拐彎子;不直接有什么話照直說,別轉彎抹角的。
1.見"轉彎"。
1.見"轉彎抹角"。
1.《鬼谷子》篇名。今佚。
2.謂轉動圓球。
3.多用以比喻順易。
4.蜣蜋的別名。
1.把危險轉化為平安。
1.說話時喜用文言詞句。
1.接近中午。
1.買賣貨物。
1.舊時婚俗,迎接新婦入門時,須以氈席﹑褥席鋪地,新婦腳踏氈褥走進夫家,謂之"轉席"。
轉移;遷徙往來轉徙|河南旱荒,民多轉徙。
1.高等學校學生從某一系轉到另一系去學習。系,高等學校按學科所分設的教學行政單位。
1.轉眼。喻時間短促。
1.轉動弦軸。
1.轉任其他官職。
1.回旋相接。
1.推遲期限。
1.見"轉向"。
1.謂將案情呈報上級官府。
1.亦作"轉餫"。
2.運送軍糧。
1.亦作"轉鄉(xiāng)"。
2.謂轉身改變朝向。亦泛指改變方向。
3.改變政治立場。
1.車轍。
1.轉移﹑改變行列。
1.即澆水轉坯色。古代用來燒制抗腐蝕性強﹑堅固耐用的青磚和青瓦的技術措施。
1.轉述。
1.轉化接續(xù)。
1.須臾之間。
2.變化。
3.扭轉,挽回。
4.猶斡旋。
1.見"轉瞬"。
1.回旋纏繞。
1.訓詁學術語。又稱遞訓。幾個字展轉訓釋,意義相同。如《莊子.齊物論》"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1.變化延長。
2.曲折綿延。
形容時間極短轉眼又到了年關|一轉眼,孩子已經會走路了。
1.蘇醒,復生。
1.轉身。喻時間短促。
1.反復煉制的丹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官和志愿兵退出現(xiàn)役,分配到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參加工作或生產。
1.見"轉舵"。
①挪動;移動轉移目標|把傷員轉移到醫(yī)院去。②改變轉移天下風氣|矢志不轉移。
1.一種安著螺旋軸能夠左右旋轉的椅子。
2.兒童體育活動器械,在轉盤上安上若干椅子,兒童坐在椅子上,隨著轉盤旋轉。
1.字﹑詞由原義中轉化而成的意義。包括引申義和比喻義兩類。
又稱翻譯”。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主要過程∷糖核酸轉錄得到脫氧核糖核酸上的遺傳信息后,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相結合,把其核苷酸排列順序轉換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排列順序,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1.蔓延;傳播。
1.謂博取自益。
1.指聲或韻變轉的語音。
1.轉移軍營。
2.明代責令罪人的妻女挨次到各個兵營去受凌辱,稱"轉營"。
1.轉動。如眼珠子直轉悠。
2.漫步;閑逛。
1.往來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