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副詞,忽然。
2.
副詞
剛剛;起初。
3.
動詞
張開。
4.
名詞
(Zhà)姓。
5.
形容詞
壯;大。
1.
突然;忽然。
1.出自《孟子·公孫丑上》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2.出自《失釵怨》詩鏡中乍無失髻樣,初起猶疑在床上。
3.出自《謁金門》詞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4.出自《早朝露坐》詩城頭急雨時來去,云際疏星乍有無。
2.
暫。暫時;短暫。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將乍往而未半,怵悼栗而慫兢。
3.
初;剛剛。
1.出自《和侯協律詠筍》竹亭人不到,新筍滿前軒。乍出真堪賞,初多未覺煩。
2.出自《柳枝辭》水閣春來乍減寒,曉妝初罷倚欄干。
3.出自《盆兒鬼》俺是乍出外,不曾行得慣。
4.出自《女店員》乍一聽說,我也是一愣兒。
4.
恰好;正好。
1.出自《北史·魏澹傳》事既無奇,不足懲勸,再述乍同銘頌,重敘唯覺繁文。
2.出自《玉樓春》詞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
3.出自《真珠簾》詞涼透小簾櫳,乍夜長遲睡。
4.出自《登浮山》詩絕頂憑誰引,蒼藤乍可攀。
5.
只。表示限于某個范圍。參見“乍可”。
1.出自《蟲豸詩·浮塵子》乍可巢蚊睫,胡為附蟒鱗。
2.出自《瑞鶴仙·鄉城見月》詞勸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紅樓夜笛。
6.
寧可;寧愿。
1.出自《述祖德》詩臨組乍不紲,對珪寧肯分。
2.出自《設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辭》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
3.出自《清夜作》詩不惜白日短,乍容清夜長。
4.出自《能改齋漫錄·三詩皆用清渾字》參寥詩:“乍為含垢千尋濁,不作驚人一掬清。”
7.
顫栗,戰抖。
1.出自《鴛鴦被》不由我意張狂,心驚乍。
2.出自《盆兒鬼》直被你諕得人心慌膽乍。
8.
豎,立。
1.出自《澠池會》惱的我發乍沖冠。
2.出自《中山狼》俺戰兢兢遍體寒毛乍。
3.出自《鐵锨傳》滿下巴里森森的胡茬子,根根都乍了起來。
9.
形容俏麗的樣子。
1.出自《西廂記》打扮的身子乍,準備著云雨會巫峽。
2.出自《義俠記·設伏》終日游坊并串瓦,帽兒整得光光乍。
10.
壯;大。
1.出自《紅樓夢》〔寶玉〕便乍著膽子回道:“破題倒作了一個,但不知是不是?”
2.出自《東方》人長得膀乍腰圓,結實無比。
11.
象聲詞。
1.出自《手》只聽著腳下被踏著的雪,乍乍乍的響。
12.
才。
1.出自《聽蘆管》詩調為高多切,聲緣小乍遲。
2.出自《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初更乍黑人行少,越墻直入馬坊門。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