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竹筏,木筏。
2.
同“茬”。
1.
同“查”。木筏。
1.出自《博物志》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
2.出自《楊柳歌》流槎一去上天池,織女支機當見隨。
3.出自《書倪氏屋壁》詩水嬌草媚掩山路,睡槎鴛鴦如畫作。
4.出自《西田招隱》詩人語出垂柳,曲岸漁槎偏。
5.出自《日本雜事詩序》誦是詩也,不出戶牖,不泛海槎,有若臧旻之畫,張騫之鑿矣。
2.
樹的杈枝。
1.出自《行路難》詩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2.出自《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朝見新荑出舊槎,騷人孤憤苦思家。
3.出自《昌黎》詩霜槎春砦出,風葉夜旗翻。
4.出自《創業史》為了好看一點,他把大節槎也砍掉了。
3.
樹或農作物砍、割后留下的短樁。
1.出自《朝野僉載》上元中,華容縣有象入莊家中庭臥。其足下有槎,人為出之,象乃伏,令人騎。
2.出自《懶蛋牌子》刨槎的、打柴的,都往屯外走。
4.
短而硬的頭發或胡須。
1.出自《創業史》郭振山滿腮胡槎的臉,漸漸地沉了下來。
5.
茬口。
1.出自呂劇《李二嫂改嫁》有心不信她的話,可和捎的信兒全對槎。
6.
指話茬兒。
1.出自《創業史》“你盡想誰呢?”有萬又開玩笑,好像不由他自己。生寶還是不答這個槎。
7.
古代南方對人民的一種稱呼。
1.出自《黃家洞》詩閑驅竹馬緩歸家,官軍自殺容州槎。
8.
量詞。指在一塊地上,作物種植和生長的次數,一次叫一槎。今多寫作“茬”。
1.出自《創業史》〔郭振山〕很有經驗地說:“水都泡上哩!新槎稻地要早泡。”
9.
象聲詞。參見“槎槎”。
1.出自《十一月十二日賽昭亭神》詩魚傳水鳥飛上山,山大槎槎干吹咽。
2.出自《晝寢效魯直》詩須臾睡覺衙鼓撾,墻頭暝雀聲槎槎。
10.
謂設置樹杈,用以阻攔人馬。
1.出自《圣武記》防莫重於門,槎其外以備敵之焚也。
11.
泛指次,遍。
1.出自《暴風驟雨》他斗我,看他能斗下,這不是斗了三槎了?再來三槎,我姓韓的日子也比你們過得強,不信,你瞧吧。
1.亦作"寶辺"。
2.天神﹑天子等尊貴所乘的車。
1.對寺院的尊稱。
1.珍貴的玉。
1.舊時對居高位者指示的尊稱。
1.明清時管理鑄造錢幣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應天府設寶源局,掌管鑄錢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設寶泉局,與寶源局同鑄"洪武通寶"錢,并禁止私人鑄錢。清承其制,以寶泉局屬戶部,寶源局屬工部。參閱《續文獻通考.錢幣五》。
1.明月。
1.祥云。
1.國運;皇業。
1.見"寶藏"。
1.即璽書。古代以印章封記的文書。
2.稱人書信的敬辭。
1.珍貴的書法真跡。
2.指道教經文。
3.指皇帝的印璽。
1.寶玉。
1.天子的儀仗。
1.佛家的帷帳。
2.華美的帳子。
1.珍寶。指珠玉寶石等。
1.指三國魏甄后的玉鏤金帶枕。曹植持此枕,至洛水,思甄后而作《感甄賦》,即《洛神賦》。見《文選.曹植》李善題注。
1.玉圭之類的珍貴玉器。
1.舊時道教稱靈芝。靈芝,蕈的一種,菌蓋腎臟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環紋,并有光澤。可入藥,有滋補作用。
1.以寶物充當的抵押品。
1.猶珍藏。
從陜西寶雞到寧夏中衛。長498千米。南接隴海鐵路,北接包蘭鐵路。1995年通車。已電氣化。是連接中國西北與內地的骨干通道。
珍惜重視他的書法作品深為世人~。
1.佛教語。比喻普渡眾生到達彼岸的佛法。
1.精致的卷軸。亦借指珍貴的書籍。
2.華貴的車輛。
1.毛筆的異稱。
1.指帝位。
2.對人后裔的美稱。
1.貴重的珍珠。
2.花名。山茶的一種。亦稱"寶珠茶"﹑"寶珠山茶"。
3.花名。茉莉花的一種。即寶珠小荷花。
1.見"寶珠"。
1.見"寶珠"。
1.唐皇甫□《原化記.賀知章》"賀知章嘗謁賣藥王老,問黃白術,持一大珠遺之。老人得珠,即令易餅與賀食∝心念寶珠何以市餅,老叟乃曰'慳吝未除,術何由成?'"后常以"寶珠市餅"喻指屏除凡欲,輕寶重道。
1.古代箏﹑琴﹑瑟等彈撥樂器的弦柱。
1.指傳說中鳳凰授與帝堯的圖璽,以其章如篆,故稱◇以喻象征天命的圖箓。
2.熏香的美稱。焚時煙如篆狀,故稱。
1.精美莊嚴。
2.稱對方莊院的敬辭。
1.用珠寶加以裝飾。
2.指精美的裝束。
1.以寶珠裝飾的幢竿。
2.幢幡,幢旗。
3.即經幢。刻有佛號或經咒的石柱。
4.佛教所稱司樂的天神。
1.香爐的一種。多為僧家所用。
1.稱帝王神仙所寫的字。
1.稱皇帝的手跡。
1.即鉆石,金剛鉆。
1.國運;帝位。
1.古代用以占卜吉兇的龜。
2.引申指能決疑的人。
1.猶熟知。
1.謂對世態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豐富的處世經驗。
1.指衣食豐足而產生的淫欲。
1.謂充分領略事理。
飽飽兒地吃~了一頓。
①充分地品嘗~美味。②長期經受或體驗~艱苦。
1.盡情地看。
1.盡量喝。
1.指尾生。亦用作守信男子的代稱。"飽醋"為"抱柱"之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