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缺少;沒有。
2.
形容詞
疲倦;勞累。
3.
形容詞
〈口〉能量快消耗完了的;效力將盡的。
1.
缺少,不夠。
1.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四》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2.出自《論衡·福虛》當宋國乏糧之時也,盲人之家,豈獨富哉?
3.出自《新唐書·崔縱傳》詔縱餉四節(jié)度糧,軍無乏。
4.出自《夜譚隨錄·崔秀才》親戚中不乏富貴者。
5.出自《理想的字典》先哲不乏有銳利的眼光和縝密的思想的人,他們對于字義并不是完全沒有史的觀念。
2.
無,沒有。
1.出自《左傳·桓公六年》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
2.出自《滕王閣序》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3.出自《閑情偶寄·詞曲·結構》吾謂:技無大、小,貴在能精;才乏纖、洪,利於善用。
3.
荒廢;耽誤。
1.出自《莊子·天地》子往矣,無乏吾事。
2.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
3.出自《明史·畢自嚴傳》自嚴奏答無滯,不敢安寢,頭目臃腫,事幸無乏。
4.
貧窮。
1.出自《后漢書·盧植傳》家乏,無力供繕[寫]上。
2.出自《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拯孤恤窮,救乏赒惠,家無私聚。
5.
疲倦;無力。
1.出自《新五代史·唐臣傳·周德威》因其勞乏而乘之。
2.出自《三國演義》此時各軍走乏,都已饑餓。
3.出自《紅樓夢》我們今兒整坐了一日,也乏了。
4.出自《黑奴恨》好啊,使勁打,打到你手乏了為止!
6.
方言。不美;差勁;無能。
1.出自《老殘游記》我想,昭君娘娘跟那西施娘娘難道都是這種乏樣子嗎?
2.出自《華蓋集·忽然想到十一》但一個人而至于乏到自己打嘴巴,也就很難免為別人所打。
3.出自《魯迅與電影》在那些“乏”東西眼里,以為魯迅也和田漢等等一樣地參加了實際的“電影活動”了。
7.
古代行射禮時報靶者用以防箭的護身物。
1.出自《周禮·夏官·服不氏》射則贊張侯,以旌居乏而待獲。
2.出自《說文·正部》乏,《春秋傳》曰:反正為乏。
有趣;能引起興趣。
1.勤于向人請教。
1.精美的物品。
1.猶言好耍子﹑有趣。宋元時兩浙方言。
1.精彩的戲。
2.反語。指難堪的局面。
1.容貌美麗,舉止閑雅。
1.迷信者認為主好運的一種相貌。
2.佛教語。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種"相"(不同凡俗的顯著特征)和八十種"好"(不同凡俗的細微特征)。
1.見"好像"。
有些像;仿佛他們倆一見面就~是多年的老朋友丨靜悄悄的,~屋子里沒有人丨他低著頭不作聲,~在想什么事。
1.猶好多。
1.好一會兒。
1.送別之語。猶好走。
1.見"好行小慧"。
2.愛用小恩小惠。
1.愛耍小聰明。
好脾氣。
1.喜愛修飾儀容。借指重視道德修養(yǎng)。
1.美味,佳肴。
1.喜愛學習。
1.善言;好話。
1.謂出于善意的言辭;語氣和善的言辭。
1.指有骨氣﹑有膽量或有作為的人。
1.較久的時間。
1.喜好標新立異。
2.猶好奇。
1.見"好逸惡勞"。
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不害羞;不怕難為情(多用在反詰句中)做了這種事,虧他還~說呢!
1.悅耳的聲音。
2.也特指樂聲。
3.猶言好消息。
1.喜愛喝酒;貪杯。
1.喜好有寓義的話。
1.好逞勇武。
1.喜好游樂。
2.喜好游說,作說客。
1.謂詩文中多雋語。
1.喜歡儉約。
表示具有某種有利的條件或情況我有空再來,~離這兒不遠。
1.猶言時候不早或很晩。
1.可愛可狎。
2.猶愛玩。
1.猶愛憎。
1.熱衷于戰(zhàn)爭。
1.紙的戲稱。《文房四譜·紙譜四》引文嵩《好畤侯楮知白傳》,稱紙為楮知白,字守玄,封好畤侯。此與唐韓愈為毛筆作《毛穎傳》,號為管城子一祥,同屬戲稱。
1.《漢書.陸賈傳》"孝惠時,呂太后用事,欲王諸呂,畏大臣及有口者。賈自度不能爭之,乃病免。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顏師古注"好畤即今雍州好畤縣。"后以"好畤田"喻隱居耕種的田園。
1.行人臨去時慰囑居留者之詞,猶言安居保重。
自己妥善處置,好好干。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王汝南少無婚,自求郝普女。司空以其癡,會無婚處,任其意,便許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東海,遂為王氏母儀……王司徒婦,鐘氏女,太傅曾孫,亦有俊才女德。鐘郝為娣姒,雅相親重。鐘不以貴凌郝,郝亦不以賤下鐘。東海家內,則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內,范鐘夫人之禮。"后世因以"郝鐘"并稱,用為婦德賢淑之典。
1.力竭聲嘶地啼哭。
1.科舉考試時﹐號子中供生員答卷兼睡覺用的木板。
1.見"號訴"。
1.猶今之登記簿。
①以某種名號著稱四川~天府之國。②對外宣稱;名義上稱做敵人的這個師~一萬二千人,實際上只有七八千。
1.猶言辭﹑辭令。
1.軍中夜間傳達號令時所用的燈。
2.指船舶上用來表明夜間航行﹑作業(yè)等狀態(tài)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