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失掉;丟掉(跟“得”相對)。
2.
動詞
找不著。
3.
動詞
違背;背棄。
4.
動詞
錯過;沒有把握住。
5.
動詞
沒有達到目的。
6.
動詞
改變(常態)。
7.
名詞
錯誤;失誤。
8.
動詞
意外發生。
1.
失掉;丟失。
1.出自《論語·陽貨》既得之,患失之。
2.出自《奏彈劉整》范今年二月九日夜,失車欄子夾杖龍牽等。
3.出自《順宗實錄四》親治細事,失君人大體。
4.出自《兒女英雄傳》失些東西,倒是小事。
5.出自如:失物招領;得而復失。
2.
錯過;放過。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此時也,弗可失也。
2.出自《后漢書·荀彧傳》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
3.出自《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吾求婦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聞其女賢,不可以失。
3.
沒有把握住或控制住。參見“失手”、“失足”、“失喜”、“失笑”。
1.出自《破鏡》詩佳人失手鏡初分,何日團圓再會君?
2.出自《夜譚隨錄·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孫猝不及防,失足墜巖下。
3.出自《牛女》詩失喜先臨鏡,含羞未解羅。
4.出自《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4.
違背;離開。
1.出自《商君書·畫策》失法離令,若死我死。
2.出自《漢書·匡衡傳》中書令石顯用事,自前相韋玄成及衡皆畏顯,不敢失其意。
3.出自《與吳質書》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
4.出自《苦雨》詩秪疑日失黃道去,又見雨含滄海生。
5.出自如:失禮;失約。
5.
變易;錯亂。
1.出自《淮南子·原道》今夫徙樹者,失其陰陽之性,則莫不枯槁。
2.出自如:大驚失色。
6.
迷失;找不著。
1.出自《莊子·天地》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
2.出自《踏莎行》詞霧失樓臺,月迷津渡。
3.出自《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只有遠見卓識,才能不失前進的方向。
7.
錯誤,失誤。
1.出自《商君書·靳令》邪臣有得志,有功者日退,此謂失。
2.出自《漢書·路溫舒傳》臣聞秦有十失。
3.出自《黃陵廟碑》以余考之,璞與王逸,俱失也。
4.出自《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吾輩切記,不可輕易說人笑人,正所謂經一失長一智耳。
5.出自《書信集·致張天翼》你的作品有時失之油滑。
1.潛伏與高飛。
相對顯科學”而言,指潛在形態中的、孕育中的科學。具有不確定性、反常性、創造性和艱難性等特征。科學發展的過程,就是潛科學和顯科學相互依存、相互交替、相互統一的過程。潛科學是成熟的顯科學的前身與起點。
1.潛水的人。
1.暗中偷盜。
1.暗中叩擊。款,叩。
1.地下通道。
1.謂無形中毀壞。
1.從孔穴中發出的隱隱之音。
1.傳說顏駟于漢文帝時為郎,歷文﹑景﹑武三世,未獲升遷,老于郎署。參閱《漢武故事》◇以"潛郎"指懷才不遇的人。
1.猶言大智大慧。
內在的沒有發揮出來的力量或能力發揮潛力|挖掘潛力。
1.暗流。
1.即魚。
1.謂隱藏形跡。
1.幽魂。
2.潛龍。
3.神靈隱居。
4.指靈怪。
1.潛流。指冰下的水流。
1.亦作"潛流"。
2.地面下的水流。亦謂水在地下流動。
3.喻內心深處的激情。
4.暗地流著。
1.謂陽氣潛藏。
2.比喻圣人在下位,隱而未顯。
3.比喻賢才失時不遇。
1.暗算;深思。
1.深陷。
1.深眠。
1.謂隱姓埋名。
1.緘默;無動靜。
1.暗中謀劃。
1.猶偷看。
1.暗藏。
1.避難。
1.亦作"潛能"。
2.潛在的能力或能量。
1.亦作"潛匿"。
2.隱藏。
1.亦作"潛牛"。
2.生活在南方江河中的野牛。
1.潛藏蟠伏。
1.暗暗開始。
1.猶默契。
1.暗合。
1.亦作"潛潛"。
2.水流貌。
1.公開或不公開地剽竊。
1.即蟋蟀。
1.見"潛虬"。
1.暗中退卻。
1.隱伏貌。
2.暗中燃火。然,通"燃"。
3.黯然貌。
1.地下;深土。
1.猶隱退。
1.水晶一類的礦物。
1.猶潛移默化。
1.猶潛移默化。
1.亦作"潛入"。
2.暗中進入。
3.鉆進水中。
1.謂漸漸滋潤。
2.深深沾惠。
1.水底之魚。
1.偷渡。
1.藏身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