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數詞
〈書〉同“十”(多用于分數或倍數)。
2.
名詞
指詩篇,《詩經》中的雅、頌以十篇為一卷,所以稱詩篇為篇什。
3.
形容詞
各種的,雜樣的。
4.
名詞
(Shí)姓。
1.
古代兵制,五人為伍,兩伍為什。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崇卒也,將戰。魏舒曰:“彼徒我車,所遇又阨,以什共車,必克。”
2.出自《云麓漫鈔》田制八家為井起算,兵制十人為什起算,各從其宜,非有損益也。
2.
古代戶籍編制,十家為“什”。
1.出自《管子·立政》分國以為五鄉,鄉為之師;分鄉以為五州,州為之長;分州以為十里,里為之尉;分里以為十游,游為之宗;十家為什,五家為伍。
2.出自《役法》且京師有諸道,諸道有諸州,諸州有諸縣,自縣而后親及於民也。其勢宜使什、伍、比、閭、里、黨而后達於縣令,則擇其人而為保正副者。
3.
《詩經》中《雅》、《頌》部分多以十篇為一組,稱之為“什”。后用以泛指詩篇、文卷,猶言篇什。
1.出自《奉答敕示七夕詩啟》竊惟帝跡多緒,俯同不一,托情風什,希世罕工。
2.出自《故大理評事柳君墓志》其嗣曰寬,字存諒,讀其世書,揚于文辭,南方之人多諷其什。
3.出自《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詞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
4.出自《墳·摩羅詩力說》故心弦之動,自與天籟合調,發為抒情之什。
5.出自如:《鹿鳴之什》、《清廟之什》等。
4.
十。
1.出自《墨子·尚賢中》夫不能治千人者,使處乎萬人之官,則此官什倍也。
2.出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什事九成,公獨以為有禍無福,何也?
3.出自《過秦論上》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眾,仰關而攻秦。
5.
雜。參見“什件”、“什具”、“什物”、“什器”、“什錦”。
1.出自《顏氏家訓·風操》若尋常墳典,為生什物,安可悉廢之乎?
2.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
3.出自《玉壺清話》奏請修河北諸城,計木五百萬條,備?什具七百萬事。
6.
見“什面”。世面。指社會上各方面的情況。
1.出自《文明小史》幸虧他從東洋回來,見過什面,幾句面子上的話,還可敷衍,沒有出岔。
7.
指十倍或十成。
1.出自《上書重諫吳王》此其與秦地相什而民相百。
2.出自《鹽鐵論·水旱》器便與不便,其功相什而倍也。
3.出自《周書·文帝紀下》齊神武攻圍六旬不能下,其士卒死者什二三。
1.賣爵級又賣子。《漢書.食貨志上》﹕"歲惡不入﹐請賣爵子。"顏師古注引如淳曰﹕"賣爵級又賣子也。"王先謙補注﹕"《賈子》作'請賣爵鬻子'。"一說為請爵和賣子。《資治通鑒.漢文帝前二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余謂請賣爵子﹐猶言請爵﹑賣子也。入粟得以拜爵﹐故曰請爵。富者有粟以僥上之急﹐至于請爵;貧者無以自活﹐至于賣子。"
1.醫生為病者診脈的敬辭。
1.請求結盟好。
1.請求歸順。面﹐面縛。
①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呂)蒙疾,(孫)權自臨視,命道士于星辰之下為之請命|為民請命。②請示幾筵既設,擯者出請命。③請求任命官職遣使請命于梁,拜防御使。
1.《后漢書.隗囂傳》﹕"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后以"請泥"為請求守關的典實。
1.謂請人往迎。
1.請和﹐求和。
1.古婚禮六禮之一。男家行聘之后﹐卜得吉日﹐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形式上似由男家請示女家﹐故稱"請期"。
2.約定日期。
1.請求。蘄﹐通"祈"。
1.請求。
1.請帖。
1.請罪﹐自請懲處。
1.領受俸祿。
1.以私事相求﹔走門路﹐通關節。
2.指受人請托﹐收受賄賂之事。
3.說明要求﹐希望得到滿足。
4.所提出的要求。
1.私相請托和接受賄賂。
1.迎取。
1.謂卜問吉日﹐揀日子。
1.請求獎賞。
1.舊時一種迷信活動。召請神靈以求保佑﹐指示吉兇。
1.實情﹔真相。請﹐通"情"。
1.請求指示。
1.訊問事情發生的原因。
2.猶請示﹐述職。
3.從事。
4.謂以私事請托。
1.清洗罪過之室。請﹐通"清"。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獄。《漢書.賈誼傳》﹕"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牦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顏師古注引蘇林曰﹕"音絜清→公《漢官》車駕出有請室令在前先驅﹐此官有別獄也。"王先謙補注﹕"盧文弨云﹕如蘇言﹐則《漢書》請室亦有作清室者。建本《新書》此文正作清室﹐知蘇言非謬矣。"一說為請罪之室。見顏師古注引應劭說。
1.領受﹔享受。
2.官俸﹔薪餉。
3.供給。
1.向上有所請求的文書。
2.請帖。
1.舊時的一種迷信活動。由巫師裝神弄鬼﹐替病家祈求治病的神水。
1.謂愿意歸順。
1.謂附庸請求奉行宗主國的正朔﹐愿為藩屬。朔﹐指正朔﹐開國帝王新頒行的歷法。
1.請求和申訴。
1.請求給與糧食。
1.請求隧葬。隧葬﹐天子的葬禮。《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晉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請隧﹐弗許。"杜預注﹕"闕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禮也﹔諸侯皆縣柩而下。"楊伯峻注﹕"請隧者﹐晉文請天子允許于其死后得以天子禮葬己耳。"后以指圖謀統治天下。
1.邀請客人的通知。
1.告辭。
2.愿意撤退。
以私事相托;走門路先為科例,以防請托。
1.謂請求外放作地方官。
1.真假。請﹐通"情"。
1.敬辭。用于請求對方解答問題。
2.猶試問。
3.請安問候。
1.亦作"請仙"。
2.舊時一種迷信活動。扶乩求仙﹐以卜休咎。
1.謂請先受審認罪。
1.亦作"請間"。
2.謂請求在空隙之時白事﹐不欲對眾言之。
1.猶言迎來送往。
2.有所請求而謝之以禮物。
3.請問。
1.請求離去﹐辭別。
2.敬辭。請動身。
3.請求前往作戰。
1.清制﹐欽差及三品以上外任官員﹐赴任時謁見皇上辭行﹐謂之"請訓"。
1.古代下級官吏遇到疑難案件不能決斷﹐請求上級機關審核定案﹐稱為"請讞"。
1.取藥﹔買藥。
1.向人請教學業。
1.請求﹔干求。
2.請求謁告。
1.要求老師再講一遍。
2.請求增加。
1.舊時鹽商要在某地經營鹽業﹐必須繳納某地的引(規定的單位重量)稅方可請領營業執照﹐謂之"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