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量詞
〔量〕古代長度單位,八尺或七尺為一仞。
1.
亦作“仭”。
2.
古代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一說,八尺為一仞。
1.出自《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者,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2.出自《楚辭·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3.出自《儀禮·鄉(xiāng)射禮》杠長三仞。
4.出自《漢書·食貨志上》神農(nóng)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
5.出自《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六十里,曰太華之山……其高五千仞。
6.出自《隴頭水》詩別涂聳千仞,離川懸百丈。
7.出自《涼州詞》詩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8.出自《入峽記》這時,水聲如雷;又如地震中,山裂了縫,水就從千仞削壁似的裂縫中漏下去的樣子。
3.
測量深度。
1.出自《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度厚薄,仞溝洫。
4.
“認”的古字。承認。
1.出自《淮南子·人間訓》非其事者勿仞也,非其名者勿就也,無故有顯名者勿處也,無功而富貴者勿居也。
2.出自《漢書·儒林傳·孟喜》又,蜀人趙賓好小數(shù)書,后為《易》,飾《易》文……云受孟喜,喜為名之。后賓死,莫能持其說。喜因不肯仞,以此不見信。
3.出自《四惑論》公理者,猶云眾所同仞之界域。
5.
“認”的古字。辨識。
1.出自《浣溪沙》詞醉憶春山獨倚樓,遠山回合暮云收,波間隱隱仞歸舟。
6.
“認”的古字。認為,當作。
1.出自《廿二史考異·元史三·地理志二》宋時諸州皆有郡名,大率沿唐之舊,志皆不載。惟通州五代所置,向無郡名,政和末,始賜名靜海,史家遂誤仞改州為郡矣。
7.
通“韌”。柔軟而堅固。
1.出自《易·革》鞏用黃牛之革
8.
通“忍”。
1.出自《墨子·節(jié)葬下》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
9.
通“牣”。滿,充滿。
1.出自《史記·殷本紀》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巨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虛宮觀而勿仞。
3.出自《梁書·諸夷傳·西北諸戎》自是諸國分并,勝負強弱難得詳載。明珠翠羽,雖仞於后宮;蒲梢龍文,希入於外署。
10.
古地名。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境。
1.出自《左傳·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驲,會師于臨品,分為二隊,子越自石溪,子貝自仞以伐庸。
1.謂因得寵而隨從。
1.僥幸生存;僥幸保存。
1.謂將僥幸之人置于左右。
1.寵愛優(yōu)遇。
1.猶言恰當,正處在。
1.幸而;幸虧。
2.有幸能夠。
1.猶幸門。
1.薄幸,無情義。
1.猶言很多。
1.企望得到恩寵。
2.恩寵。清洪升《長生殿》有《幸恩》一出(第七出)。
1.猶幸人。
個人由于理想的實現(xiàn)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nèi)心滿足。追求幸福是人們的普遍愿望,但剝削階級把個人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并把個人幸福建立在被剝削階級的痛苦之上。無產(chǎn)階級則把爭取廣大人民的幸竿實現(xiàn)全人類的解放看作最大的幸福。認為幸福不僅包括物質(zhì)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依賴集體幸福,集體幸福高于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勞動和創(chuàng)造。
1.我國解放后由國家或集體舉辦的收養(yǎng)孤獨老人而使他們得以安度晩年的機構(gòu)。
1.希圖僥幸立功。
1.謂帝王臨幸垂顧。
1.僥幸和詭詐。
副詞。幸虧幸好穿了棉衣,不然要凍出病來了。
①敬辭。意謂榮幸地會見久仰大名,今日幸會了。②幸運地遭遇因緣幸會,遂得所圖。③好時會,良機此番校友相聚,實乃幸會。
1.得到帝王寵愛的姬妾。
1.猶覬覦。
1.希望;希求。
1.指帝王寵幸的宦官。
1.猶賜教。
1.寵幸親近。
1.希圖僥幸升官。
1.猶言盡可。
1.謂奸邪進身的途徑。
副詞。表示因某種有利條件而避免不良后果幸虧及時搶救,否則早沒命了。
1.希望前來。
2.謂親自前來。
1.幸虧依靠;有幸依靠。
1.指依靠權(quán)幸而被濫授官職的人。
1.謂幸福的老人。
1.猶喜好。
1.敬辭。猶惠臨,光臨。
1.謂僥幸得到的福分。
1.寄生蟲名。身體小﹐雄蟲長1毫米﹐雌蟲長2毫米﹐長圓形﹐前端尖細。常寄生在人和豬狗等哺乳動物的小腸內(nèi)。旋毛蟲由小腸轉(zhuǎn)移到肌肉組織中﹐患者常感到劇痛﹐嚴重時會引起死亡。人體受感染﹐多由食用未煮熟的含有包囊的豬肉引起。
1.由旋毛蟲寄生于動物體內(nèi)引起。主要侵襲人﹑豬﹑犬及鼠。成蟲寄生于小腸內(nèi)﹐幼蟲蜷縮于肌肉纖維間。人﹑畜因吃未煮熟的肉而感染。病豬一般癥狀不顯;嚴重時有嘔吐﹑下痢﹑肌肉癢痛﹑運動障礙﹐呼吸淺短﹑咀嚼困難等。
1.關(guān)名『靈帝為防備黃巾軍于中平初年所設(shè)八關(guān)之一。故址在今河南省滎陽縣汜水鎮(zhèn)西南。
1.回旋的泡沫。
1.鳥名。體大如雀﹐嘴細長而尖﹐稍彎曲。尾羽堅硬。背部毛羽黃褐色﹑雜白斑;腹部銀白色。爪銳利﹐能沿樹干作螺旋式的攀爬活動﹐食害蟲﹐為森林益鳥。分布于我國北部和西部。
1.鳥名。
1.轉(zhuǎn)動擺弄。
1.旋轉(zhuǎn)的泡沫。
1.雜技節(jié)目之一。即轉(zhuǎn)碟。演員手持幾根細竿﹐各頂一個盤子的底﹐借腕力使之飛快轉(zhuǎn)動。
1.見"旋旆"。
1.亦作"旋斾"。
2.回師。
1.回馬。
1.隨風飛轉(zhuǎn)的蓬草。比喻輕易。
1.謂改天換地﹐根本扭轉(zhuǎn)局面。
1.盤旋曲折。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