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驕傲。
2.
動詞
藐視,不屈。
3.
名詞
(ào)姓。
1.
亦作“慠”。
2.
驕傲;高傲。
1.出自《書·堯典》瞽子,父頑,母嚚,象傲。
2.出自《六代論》王綱弛而復張,諸侯傲而復肅。
3.出自《水龍吟·己亥自壽》詞起舞非狂,行吟非怨,高眠非傲。
3.
輕慢;輕視。
1.出自《左傳·文公九年》傲其先君,神弗福也。
2.出自《晏子春秋·諫下二三》傲細民之憂,而崇左右之笑。
3.出自《責躬詩》傲我皇使,犯我朝儀。國有典刑,我削我黜。
4.出自《十二月二日將至渦口五里所遇風留宿》詩平生傲憂患,久已恬百怪。
5.出自《四世同堂》他覺得他的才力、智慧、氣魄全沒有什么足以傲人的地方。
4.
急躁。
1.出自《荀子·勸學》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
5.
犟;拗。
1.出自《醒世姻緣》那元朝畢竟傲他(文天祥)不過,只得依了他的心志,綁到市上殺了。
6.
方言。彎。
1.出自《活人塘》﹝劉根生﹞把身子一傲,爬進坑子,激昂的笑道:“你埋吧,會有千萬人民為我報仇的!”
1.亦作"昏踰"。
2.昏亂而越軌。
1.見"昏逾"。
1.昏沉的霾障。比喻邪惡勢力。
1.昏亂而不順暢。
1.猶言日和夜。
1.亦作"昬主"。
2.昏庸的君主。
1.指空氣﹑水等不潔凈。
2.引申為污穢難看。
3.指社會﹑政治黑暗混亂。
1.愚昧而任性。
1.昏亂放縱。
1.酒醉以后神志不清。
用雞鴨魚肉等做的菜。
曲藝表演中指低級、粗俗的話。
1.指有辛味的菜與肉類。
1.指有辛味的菜與牛羊肉。
1.指有辛辣氣味的蔬菜。如蔥﹑蒜﹑韭﹑薤等。
1.猶葷腥。
指食用的豬油。
1.即葷粥。我國古代北方匈奴族的別稱。
1.我國古代北方匈奴族的別稱。
1.婚娶的聘禮。
1.見"婚姻"。
1.婚配。
1.婚姻門第。
1.婚姻;嫁娶。
2.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婚禮和冠禮。
2.指婚冠的年齡,喻年少。
1.結婚與作官。
1.婚禮;結婚。
1.親家。
泛指男女婚事。
結婚儀式舉行~。
①結婚的年數他倆的~已有50年。②法定的結婚年齡他倆今年剛夠~。
1.婚配。
1.妻。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結婚的日期。
1.議婚的書信。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嫁娶;結婚。
結婚時新娘穿的一種特制的禮服。
1.娶妻成家。
舊式結婚證書 。
1.舊時訂婚,由男女家寫明訂婚者姓名﹑生辰年月﹑家庭身份等,互相交換的柬帖。
指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戀情。
1.指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1.結婚的儀式。
1.男女結為夫妻。因,通作"姻"。
規定有關婚姻和家庭制度的法律。
1.有婚姻關系的親戚﹑朋友。
1.有婚姻關系的家族。
1.昏暗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