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積聚;儲存。
2.
動詞
心里藏著;暗中存有。
3.
名詞
(Xù)姓。
4.
動詞
留著而不去掉。
1.
亦作“稸”。
2.
收藏。
1.出自《金樓子·雜記上》經蓄一枕,不知是何木。
2.出自《錢重物輕狀》蓄銅過若干斤者,鑄錢以為他物者,皆罪死不赦。
3.出自《池北偶談·談異六·擊硯圖》吳匏庵嘗蓄一銅雀瓦硯,甚珍之。
3.
蘊藏;懷有。
1.出自《上襄陽于相公書》閣下負超卓之奇材,蓄雄剛之俊德。
2.出自《朋黨論下》豈有君子蓄用世之志而孤立寡與者哉?
3.出自《雷雨》只有逼近地觀察他,才覺出他的眼神同聲音,還正是和他的妹妹一樣年輕,一樣地熱,都是像火山要爆發,滿蓄著精力的人物。
4.
蓄養;養育。
1.出自《國語·晉語四》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2.出自《韓非子·愛臣》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盡之以法。
3.出自《南陽樊紹述墓志銘》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出入仁義。
4.出自《兩般秋雨庵隨筆·張船山詩》張船山太守嘗於吳門密蓄一妾。
5.
留著須、發。
1.出自《紅樓夢》遂趁年紀尚輕,蓄了發,充當門子。
2.出自《瓶》詩她的額沿上蓄有劉海幾分,總愛俯視的眼睛不肯十分看人。
3.出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人沒三十歲就蓄了一撮撮胡髭。
4.出自《我們工地的農場》李總工程師站在他的右邊,好像新近蓄起了兩撇小胡子似的。
6.
等待。
1.出自《后漢書·張衡傳》盍遠跡以飛聲兮,孰謂時之可蓄?
7.
菜名。
1.出自《文選·曹植〈七啟〉》芳菰精粺,霜蓄露葵。
8.
積聚;儲藏。
1.出自《詩·邶風·谷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2.出自《禮記·王制》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3.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洪恩素蓄,民心固結。
4.出自《論水便宜六事奏狀》臣又惟古者九年必有三年之蓄,二十七年必有九年之蓄。
1.碾軋朝露。謂早行。
1.本為山名?!缎绿茣娉紓魃希驳撋健?安祿山,營州柳城胡也。本姓康。母阿史德,為覡,居突厥中,禱子于軋犖山虜所謂斗戰神者,既而妊。及生,有光照穹廬……母以神所命,遂字軋犖山。"后因指安祿山。
1.方言。在擁擠的情況下爭購食米。
1.磨滅。
1.猶超越,制約。
1.廣大貌。
1.方言。結交朋友。
1.方言。非夫妻關系的男女發生性行為或同居。
1.形容物之間相磨擦發出的聲音。
1.宋代劇場的奏樂者,即樂工。
1.扎實,著實。
1.見"軋轢"。
1.細致縝密。
1.指彈奏弦器。
1.櫓聲。
1.謂撥弄雁柱。指彈箏。
1.繅車聲。
1.難出貌。
2.雜沓,煩擾。
3.口吃貌。
4.象聲詞。
1.核算查對賬目。
1.箏之一種。
1.壓制阻礙。
1.曲曲折折地出生。喻詰屈聱牙,晦澀難通。
1.制動閘的把手。
1.亦作"閘版"。
2.閘門。
1.見"閘板"。
1.古時指民間為官府辦治物品。
1.即苲草。指金魚藻等水生植物。
1.謂古代點查上朝時入班的官員。
1.形容成群的魚﹑水鳥﹑昆蟲等吃東西的聲音。
1.舊指擔負開閉閘門勞役的人。
1.水陸關口。
1.管理閘門的官吏。
1.設閘的河段。
1.電路中裝有保險絲的小盒。
1.查看。
1.閘門開時水流通過的孔道。
1.裝在水閘或管道上可以啟閉,從而控制水位和調節流量的設備。
2.柵門。
1.即閘夫。
1.開闊貌。
1.查夜。
1.勉強支持。
1.方言。蟬。
1.切草或切其他東西的器具﹐在底槽上安刀﹐刀的一頭固定﹐一頭有把﹐可以上下活動。
1.即霅溪。
1.浙江湖州的別稱。
1.傳說中上古孟舒國先主的姓氏。
1.即霅溪。在今浙江省湖州市。
1.水名。在浙江省湖州市。也為舊吳興縣之別稱。
1.急疾貌。
1.見"霅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