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禽獸,有時專指家養(yǎng)的獸類。
1.
亦作“傗”。亦作“嘼”。
2.
視之為牲畜。
1.出自《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王韶〕諸將畜降羌老弱,或殺其首以應命。
3.
人飼養(yǎng)的禽獸。
1.出自《禮記·曲禮下》問庶人之富,數(shù)畜以對。
2.出自《四子講德論》逐水隨畜,都無常處。
3.出自《鱷魚文》鱷魚睅然不安溪潭,據(jù)處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
4.出自《聊齋志異·造畜》又有變?nèi)藶樾笳撸弧霸煨蟆薄?/p>
5.出自《李自成》開封城萬無一失,只怕數(shù)百里內(nèi)洪水滔滔,不知將淹毀多少村莊,漂沒多少人畜。
1.謂把日光拋在后面。形容迅速之極。
2.謂留下生動的形象。形容詩寫得出神入化。
3.指遺漏未及的景致。
1.忘卻周圍一切;遺忘萬物。
1.謂拋棄﹑疏遠故舊。
2.指前代留下的舊臣。
1.遺禍;留下災殃。
1.猶故居。
1.指前人的法度﹑準則。
2.謂留下法度﹑準則。
1.遺漏句子。
2.亡者的詩文。
1.遺棄,捐棄。
1.謂明清鄉(xiāng)試﹑會試,房考官先閱卷,遺漏而未及時批薦給主考或總裁的試卷。
2.指未中式者馀留的試卷。
1.謂忘記疲倦。
1.贈絹。
2.見"遺布"。
1.猶棄絕。
1.背棄君主。
1.指未發(fā)現(xiàn)或未任用的俊杰賢才。
1.遺恨感慨。
1.指前朝遺下的刻本。
1.死后尚存的款款忠情。
1.殘寇。
1.指棄置的枯骨。
1.廢棄的土塊。廢墟。
1.失算;失誤。
1.饋贈。
1.指荒廢的休耕田。
1.猶饋贈。
1.饋贈;犒勞。
①前朝的舊臣;留戀舊時代的老人周公旦進殷之遺老,而問殷之亡故|二人皆系前清遺老。②飽閱世變的老人使垂白遺老,再逢大寶之安|坐中皆遺老。
1.指改朝換代后已經(jīng)失勢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
1.謂失去樂趣。
1.故壘。
1.謂拋棄世俗之累。
2.連累;牽累。
1.亦作"遺黧"。
2.亡國之民。
3.指淪陷區(qū)的人民。
4.劫后殘留的人民。
5.后世百姓。
1.指前朝留下的歷經(jīng)世變的老人。
1.謂給父母增添憂患。
1.指古《禮經(jīng)》。
2.指身后的喪禮。
3.猶言違失禮儀。
1.故里;故居。
1.謂違背事理。
1.《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以"遺鯉"謂寄送書信。
1.猶馀力。
1.謂遺留禍患。
1.未盡其用的利益。
2.猶言留下好處。
3.馀利;剩馀的好處。
4.猶拉稀。利,通"痢"。
1.遺落的谷粒。
1.謂缺少食糧。
2.指馀糧。
1.指死者遺下的褂子。
1.指遺漏而未被焚燒之處。
1.前人遺留的業(yè)跡。
2.前人遺留的烈節(jié)﹑風操。
3.指前朝或歷史上的堅貞不屈的剛強之士。
1.指殘剩的磷火。
1.留戀,吝惜。
1.臨終前的告誡﹑囑咐。
1.逶迤曲折地流動。
1.謂以前的事物或現(xiàn)象繼續(xù)存在;留傳下來。
2.猶遺囑。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