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地支的第十一位。
2.
名詞
戌時,十二時辰之一,指晚上七點到九點。
1.
亦作“銊”。
2.
夏正建寅,九月為戌。
1.出自《史記·律書》九月也,律中無射……其于十二子為戌。
2.出自《晉書·樂志上》九月之辰謂為戌,戌者滅也,謂時物皆衰滅也。
3.
十二時辰之一。即晚上七時至九時。參見“戌時”。
1.出自《論衡·說日》五月之時,日出于寅,入于戌。
2.出自《西游記》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
4.
十二生肖屬狗。參見“戌生命”。
1.出自《論衡·物勢》戌……其禽犬也。
5.
指西北偏西方向。古代陰陽五行家將地支和四方相配,子在正北,卯在正東,午在正南,酉在正西。戌在酉、子之間,于位為西北偏西。
1.出自《風俗通·祀典·風伯》戌之神為風伯,故以丙戌日祀于西北。
2.出自《宋史·樂志十一》表于辰位,伏于戌方。
6.
見“戌削”。清瘦貌。
1.出自《上云樂》詩康老胡雛,生彼月窟。嶄巖容儀,戌削風骨。
2.出自《明史·奸臣傳·嚴嵩》嚴嵩,字惟中,分宜人。長身戌削,疏眉目,大音聲。
3.出自《羅季子誄》身則戌削,志堅金石。
4.出自《姜齋詩話》次則孫仲衍之暢適,周履道之蕭清,徐昌谷之密贍,高子業之戌削,李賓之之流麗,徐文長之豪邁,各擅勝場,沈酣自得。
7.
見“戌削”。形容衣服裁制合體。戌,也寫作“卹”、“恤”。參見“卹削”。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抴獨繭之褕袉,眇閻易以戌削。
2.出自《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衯衯裶裶,揚袉戌削。
3.出自《云陽草堂記》山容嬋娟,云衣戌削。
8.
見“戌削”。高聳特立貌。
1.出自《中巖》詩赤巖倚竛竮,翠邏森戌削。
9.
見“戌削”。謂志行高潔。
1.出自《文學劉君昆映墓志銘》間有初能戌削者,亦欣然與定交。
10.
姓。唐有河陽令戌盈孫。見《姓氏尋源》。
1.出自《姓氏尋源》戌氏,韻譜云:唐河陽令戌盈孫。
11.
地支的第十一位。
1.出自《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
12.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或紀日。如周共和三年為壬戌年。
1.出自《春秋·隱公三年》三月庚戌天王崩。
1.見"瑤窗"。
1.玉制的耳飾。
1.傳說中的仙島。
1.玉殿。指宮廷。
1.珍貴的典冊。
2.帝王的族譜。
1.北斗星。
1.潔白如玉的花朵。
1.即嫦娥。傳說中的月中女神。
1.如玉的花萼。
1.見"瑤?"。
1.兩種美玉。
2.喻高潔的品德。
1.玉花。
2.白色花朵的美稱。
1.仙境里的玉屋。
2.玉飾的房屋。多指華美的宮室。
1.女神名。西王母之女。一說即瑤姬。
1.玉飾的門。
1.飾以美玉的筐子。用盛祭奉之物。
1.指積雪的山峰。
1.喻指雪花。
1.玉飾的鳳笙或鳳簫。
1.傳說中的仙宮,用美玉砌成。
1.玉杯。
1.仙境里的玉館。
2.泛指華美的屋舍。
1.玉飾的管樂器。
1.北魏世宗(宣武帝)在洛陽所建的尼寺。房舍五百余間,妃嬪貴媛,多出家于此。永安三年(公元530年),秀容部落首領尒朱兆攻入洛陽,縱兵大掠,時有騎兵數十入寺淫穢。此后頗有譏訕,語曰"洛陽男兒急作髻,瑤光寺尼奪作婿。"參閱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瑤光寺》。
1.美玉美石。引申為珍貴美好。
1.月夜天空的美稱。
2.指瑤池。
1.亦作"瑤?"。
2.玉制的書套。佛家﹑道家用以貯藏經文﹑符箓。
3.泛指珍貴的典籍。
4.指帝王的詔令。
5.對他人書信的美稱。
1.玉飾的車衡。借指車子。
1.見"瑤華"。
1.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對他人書翰的美稱。
1.玉環。用作耳飾或佩飾。
2.指仙女。
1.玉制的琴徽。徽,琴弦音位標志,多以金﹑玉或貝殼等制成。借指美琴。
1.璇璣。北斗七星中前四星。泛指北斗。
1.女神名。相傳為天帝的小女,即巫山神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二》"郭景純曰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陽,精魂為草,實為靈芝。所謂巫山之女,高唐之阻。"一說即西王母之女云華夫人。
2.傳說瑤姬"精魂為草,實為靈芝"◇因以"瑤姬"為花草之神。亦用指色白如玉的花。
1.玉制的酒杯。亦用作酒杯的美稱。
1.見"瑤箋"。
1.藏書的玉篋。亦指珍貴的典籍。
2.對他人信札的美稱。
1.玉制的書籍封套。亦指珍貴的書籍。
1.道教所用的玉簡。
1.玉液,指美酒。
1.亦作"瑤階"。
2.玉砌的臺階。亦用為石階的美稱。
3.指積雪的石階。
1.宮中通道的美稱。
1.猶玉界,仙境。
1.天河,仙界。借以婉稱人死后魂靈歸宿之處。
1.兩種美玉。亦用為美玉的通稱。
1.繁華的京都。
2.玉京,天帝所居。泛指神仙世界。
1.指鐘槌。古時鐘槌刻作鯨魚形,故稱。
1.星座名。即玉井,由四星組成,在參宿西左足下。
1.喻指圓月。
2.鏡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