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耐,把感覺或感情壓住不表現出來。
2.
動詞
狠心;硬著心腸。
3.
名詞
(Rěn)姓。
1.
忍耐;容忍。
1.出自《書·湯誥》爾萬方百姓,罹其兇害,弗忍荼毒。
2.出自《論語·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出自《齊民要術·大小麥》酢漿,令麥耐旱;蠶矢,令麥忍寒。
4.出自《雷雨》你忍一忍,喝了吧。藥苦可能夠治病。
2.
抑制;克制。
1.出自《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
3.
忍心。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出自《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聞。
3.出自《中山狼傳》禽獸負恩如是,而猶不忍殺。
4.出自《鍛煉》也許為了不忍叫蘇不培太失望,他又轉口道:“不妨托他,且看他怎樣表示。”
4.
愿意;舍得。
1.出自《后漢書·王符傳》寧見朽貫千萬,而不忍貸人一錢;情知積粟腐倉,而不忍貸人一斗。
2.出自《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韻》久游不忍還,迫迮冠蓋場。
5.
殘忍。
1.出自《新書·道術》惻隱憐人謂之慈,反慈為忍。
2.出自《各國政教公理總論》﹝大彼得﹞殘暴嗜殺,疑其妻,誅其太子,大獄斯興,戮民亡算,其忍過秦皇、漢武、明祖遠甚。
6.
姓。漢有忍良。見《后漢書·西羌傳》。
1.出自《字匯?心部》忍,姓。
1.交換;兌換。
1.互相爭奪。
互相憎恨仇視兩國~。
1.貼耳說話。
1.同時發生。
1.交相戕害。
1.輪流值班。
1.值班的兵衛。
1.齊飛。
1.交情。
1.錯雜。
2.眾多貌。
1.結怨,結仇。
1.郁結憤懣,積滿憤恨。
1.遇到,逢上。
1.謂互相信任。
1.即鄭交甫。相傳他曾于漢皋臺下遇到兩位神女。見《文選.張衡》"游女弄于漢皋之曲"李善注引《韓詩外傳》。
1.在左右輔助。
交給~定金 ㄧ~任務 ㄧ新樓房已經~使用。
1.捆扎。
1.車篷相接。形容朋友路途相逢,停車親切交談。
①雙方結清手續(多用于商業)這筆貨款業已~。②移交;交代工作都~清了。
1.交代處理。
1.謂抗拒。
1.葛藤錯雜。比喻糾纏不清。
1.給與;付給。
1.交相指責﹑攻訐。
2.一齊進攻。
1.古天文學術語。謂太陽運行與黃道十二宮相交的位置。
1.謂兩手合抱。
1.錯雜糾纏。
1.見"交構"。
1.互相辱罵。
1.交媾,性交。
性交。
1.見"交構"。
1.即剪刀。
1.傳說中交股國之民。因其腳相交切,故稱。
1.交錯。
互相往來,結成知己或友邦兩國~ㄧ~有年。
1.猶講和。
2.交融和諧。
3.古代軍事用語。謂兩軍相對。
1.縱橫交錯。
1.互相爭斗。
1.交相騷擾作亂。
1.謂交情深厚﹑密切。
①互相教師宣布答案之后,就讓同學們~批改。②替換著他兩手~地抓住野藤,向山頂上爬。
1.一齊防護。
1.交集于心中。
1.見"交歡"。
1.官場交游。
①雙方各拿出自己的給對方;互換~紀念品 ㄧ~意見 ㄧ兩隊~場地。②以商品換商品;買賣商品。
某種商品和另一種商品互相交換時的量的比例,例如一把斧子換二十斤糧食,二十斤糧食就是一把斧子的交換價值。商品的交換價值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