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把人搶走。掠奪。
1.
俘獲;抓。
1.出自《涑水記聞》擄婦女小弱者七八萬口。
2.出自《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徽宗欽宗兩朝天子,都被他擄去。
3.出自《紅旗譜》小軍官擄住老夏的領口子,想要拿繩子捆他。
2.
搶取。
1.出自《兒女英雄傳》吃是吃飽了,擄是擄夠了。
2.出自《銅墻鐵壁》都推測敵人占了鎮川堡一座空城,會不會來沙家店擄糧呢?
3.
搜取;扒攏。
1.出自《儒林外史》那四人慌了手腳,寓處擄一擄,只得四五件?緞衣服還當得幾兩銀子,其余一無所有。
2.出自《銅墻鐵壁》蘭英剛剛擄回柴去預備生火,聽見是吼她,就跑出大門來了。
4.
撩;捋。
1.出自《西游記》那呆子即使釘鈀,筑了些土,又不敢外面去取水,后就擄起衣服撒溺。
2.出自《兒女英雄傳》公子此時只望他快些出去,連忙拿出一吊錢,擄了幾十給他。
3.出自《泡沫·有志者》他像大將出陣似的擄起袖子。
5.
用手掌按平。
1.出自《替身》〔醉漢〕只是懵里懵懂的擄了擄棉緊身,希望能夠多得一點掩蔽。
1.猶言好不容易。
1.極言困難﹑危險之多。
1.極言時間久遠。
1.玉柏的別名。
1.千年之龜。
1.長遠之計。
2.詞牌名。雙調,仄韻。宋辛棄疾有《千年調》詞二首。原名"相思會",因辛詞有"剛作千年調"句,故改名。
1.祝壽的酒杯。
1.見"千載恨"。
1.藥草石斛的別名。
1.香木之一種。
1.猶言千古一律。
1.果名。無漏子的別名。
1.繁亂的思緒。
1.謂釀造千甕酒。
1.禁衛官千牛備身﹑千牛衛的省稱。掌執千牛刀,為君王護衛。
1.官名。掌侍從宿衛◇魏始置。
1.刀名。語本《莊子.養生主》"﹝庖丁﹞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后因以"千牛刀"稱鋒利的刀,亦代稱御刀。
1.由千牛備身等武裝護衛人員組成的帝王儀仗。
1.見"千頭木奴"。
1.謂烏合之眾膽量不大。
1.謂多愁。顰,皺眉。
1.猶言百官。
2.謂多種品物。
1.形容十分希奇古怪,亦指各種各樣奇怪的事物。
1.形容人馬很多。一人一馬稱為一騎。
2.唐武官名。
1.猶千切。
1.形容數量多。
2.青色貌。
3.宋代兒童玩具名。
1.方言。舊時陜北窮苦農家吃的一種稀飯。
1.形容數量極多。
2.猶千萬,務必。表示懇切丁寧。
1.務必。
1.百畝為頃。千頃,極言其廣闊。
1.封建時代為獎勵巨富,地過千頃者,官府賜牌,以示褒榮。
①千年時間。形容時間很長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千秋萬古無消息。②對別人生日的敬詞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③對人死的委婉說法太后千秋之后,王棄國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賤于布衣。
1.舊時用以遮蓋尸體的布幡。
1.猶千秋鏡。
1.歷史的鏡子。謂世世代代可供借鑒的事物。
1.皇后﹑太子誕辰的敬辭。
1.詞牌名。雙調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宋王安石有《千秋歲引》詞。亦稱"千秋萬歲"。宋李冠有《千秋萬歲》詞,較"千秋歲引"多二襯字。參閱《詞譜》。
1.猶言千秋萬代,形容歲月長久。
1.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2.祝長壽之辭。
3.婉言帝王之死。
4.指千歲鳥﹑萬歲禽,傳說中的長壽神鳥。
5.見"千秋歲引"。
1.即千叟宴。
1.謂眾人眼下。
1.陵園名。
1.指舊時堆積大量人尸的土坑。
1.一種似蟹﹑殼甚堅的甲殼動物。
1.謂眾多唯唯諾諾之人,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
1.石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山劍池旁。相傳南朝梁高僧生公說法于此。
1.被眾人指責。
1.指被行路人踏死的蚯蚓。
1.眾多人一個臉譜。多用以譏諷文藝創作上的雷同。
1.日本人的一種迷信品,在一塊布上由一千個女人每人各縫一針,贈給出征的人,以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