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拿,抓住。
2.
動詞
從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兒兩腿,讓他大小便。
3.
動詞
把持(含貶義)。
4.
動詞
把守,看守。
5.
動詞
緊靠。
6.
動詞
約束住,使不裂開。
7.
動詞
〈方〉給(gěi)。使對方得到某些東西或某種遭遇。
8.
名詞
車把。
9.
名詞
(~兒)把東西扎在一起的捆子。
10.
名詞
(Bǎ)姓。
11.
介詞
①賓語是后面動詞的受事者,整個格式大多有處置的意思。②后面的動詞,是“忙、累、急、氣”等加上表示結果的補語,整個格式有致使的意思。③賓語是后面動詞的施事者,整個格式表示不如意的事情。
12.
助詞
加在“百、千、萬”和“里、丈、頃、斤、個”等量詞后頭,表示數量近于這個單位數(前頭不能再加數詞)。
13.
名詞
指拜把子(結為異姓兄弟)的關系。
14.
動詞
控制,掌握。
15.
量詞
①用于有把手或能用手抓起的器具。②(~兒)用于一手抓起的數量。③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④用于手的動作。⑤用于動作、事情的次數。
1.
握;執。
1.出自《戰國策·燕策三》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2.出自《史記·周本紀》周公旦把大鉞,畢公把小鉞,以夾武王。
3.出自《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4.出自《五四運動的歷史法則》讓帝國主義一手把著槍炮,一手提著錢袋,站在背后保鏢。
2.
謂一掌所握的粗細或多少。
1.出自《文子·道德》十圍之木始于把,百仞之臺始于下。
2.出自《感小株夜合》詩纖干未盈把,高條才過眉。
3.出自《祭王君玉太博文》執淚滿把,白日黮暗。
4.出自《次韻黃華和同年九日詩》芳酒瀉盈樽,秋香折盈把。
3.
稱某些一手可握持的長形之物。
1.出自《送呂子陽攜所解老子訪留未久急歸》詩火把起夜色,丁鞋明齒痕。
2.出自如:火把;毛巾把。
4.
扎成束的東西。
1.出自《新釀桂酒》詩酒材已遣門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
2.出自《西游記》忽然見那路旁有一村舍,樹梢頭挑著兩個草把。
3.出自又如:秧把;麥秸把。
5.
掌管;控制。
1.出自《晏子春秋·諫下十九》然則后世誰將把齊國?
2.出自《朱子語類》只緣今人把心不定,所以有害。
3.出自《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身上又無綿衣,肚中又餓,刮起一身雞皮栗子,把不住的寒顫。
4.出自《記金華的兩個巖洞》洞里潮濕,穿布鞋非但容易潮濕,而且把不穩腳。
6.
把守;看守。
1.出自《北夢瑣言》洎荊州失守,復把潼關。
2.出自《三國演義》周圍盡是東吳軍馬,把得水泄不通。
3.出自《一本褪色的相冊》電話機兩旁卻把著兩個面孔猙獰的人。
7.
把式。
1.出自《兒女英雄傳》從來入行三日無劣把。
8.
按;診。參見“把脈”。
1.出自《冤家債主》我昨日請一個太醫把脈,那廝也說的是,道我氣裹了食也。
2.出自《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張文貴傳》既是相公身有病,須當把脈看虛真。
3.出自《童年·長壽夫婦的悲劇》姚醫生凝神靜氣,為長壽把脈,然后又問了飲食情況。
9.
翻。
1.出自《宣和遺事》﹝宋江﹞又把開天書一卷仔細看覷,見有三十六將的姓名。
10.
扶持;扶著。
1.出自《回延安》詩手把手兒教會了我,母親打發我們過黃河。
2.出自《東方的明珠》〔她〕一邊講操作要領,一邊把著手教她,給她示范。
11.
指結拜成異姓兄弟等關系。
1.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告冒餉把弟賣把兄
2.出自《茶館》對!把兄弟,兩個人穿一條褲子的交情!
3.出自《六十年的變遷》季交恕帶著驚異的神氣,探問剛才拜了把的同學凌翥翔。
4.出自又如:把哥;把弟。
12.
表示約數。
1.出自《西游記》我們也去摸他塊把磚兒送人!
2.出自《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若是別人,千把銀子也討了。
3.出自《創業史》派百把人進來,也能容得下哩吧?
13.
給。
1.出自《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轎夫只許你兩個……卻要把四個人的夫錢。
2.出自《儒林外史》況他又心慈,見那些窮親戚,自己吃不成,也要把人吃;穿不成的,也要把人穿。
3.出自《法網》他老婆天天到街上去討吃,可是討吃的又太多了,想把錢的人也就不把了。
14.
介詞。猶當,當作。
1.出自《二刻拍案驚奇》直生初時大膽,與劉鬼相問答之時,竟把生人待他一般,毫不為異。
15.
量詞。用于一手握持的數量。
1.出自《新序·雜事一》夫腹下之毳,背上之毛,增去一把,飛不為高下。
2.出自《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3.出自《百喻經·狝猴把豆喻》昔有一獼猴持一把豆。
4.出自《四友齋叢說·史二》日給唯豬肉一斤,豆腐二塊,菜一把。
5.出自又如:一把筷子;兩把芹菜。
16.
用在“百、千、萬”等量詞后,表示數量的大小近于前面這個量詞的單位數。
1.出自《西游記》有便有個把妖精兒,只是這里人膽小,放他在心上。
17.
用同“靶”。參見“把子”。即靶子。射擊的目標。
1.出自《紀效新書·射法》凡射,或對賊對把,站定觀把子或賊人,不許看扣。
2.出自《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下西川傳續集》把你身軀為把子,活取心肝下酒巡。
18.
謂托起小孩兩腿,讓他大小便。
1.出自《職業婦女的苦痛》他隔幾時就須跑到那里去把嬰孩抱到外邊來把屎尿。
19.
介詞。讓,使得。
1.出自《西游記》須臾閑,風狂火盛,把一座觀音院,處處通紅。
2.出自《儒林外史》他每日在店里,手里拿著一個刷子刷頭巾,口里還哼的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把那買頭巾的和店鄰看了都笑。
20.
介詞。在。
1.出自《西游記》菩薩將楊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里畫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
2.出自《初刻拍案驚奇》船人把船后拋鐵錨。
21.
介詞。將。有時不說出“把”后面的具體動作,多用在責罵的情況下。
1.出自《清平樂》詞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2.出自《飲湖上初晴后雨》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出自《西廂記諸宮調》把窗兒紙微潤破,見君瑞披衣坐。
4.出自《奈何天·逼嫁》想是心上不感激夫人,故意把我出氣。
5.出自《探索集·探索》想多做事情,想把事情做好……我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
6.出自《魔合羅》走殺我也!把那賊弟子孩兒!
7.出自《紅樓夢》我把你這個爛了嘴的!我就知道你是編派我呢。
8.出自《創業史》把它的!弄下這事!
22.
介詞。對于。
1.出自《紅樓夢》媽媽是因為大哥娶了親,唬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來。
2.出自《母親》幾個坐得遠一點的轎夫,把這家里的一些不幸的運氣,聽得有點倦了的時候,便又自己講到一些流浪生活的事上去了。
23.
介詞。被。
1.出自《好事近》詞彩勝斗華燈,平把東風吹卻。
2.出自《殺狗勸夫》這明明是天賜我兩個橫財,不取了他的,倒把別人取了去。
3.出自《蜃中樓·姻阻》別人的兒女把你去騙酒吃。
24.
介詞。從。
1.出自《三國志平話》夏侯惇敗了必把你手內過也!
25.
量詞。用于有把手的器物。
1.出自《西游記》又一童,把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
2.出自《儒林外史》兩把黃傘,八把旗,四隊踹街馬。
3.出自《秋》他走到覺新對面那把靠窗的藤椅前,坐下來。
4.出自又如:一把刀;一把扇子。
26.
量詞。用于手的動作。
1.出自《上海的早晨》鐘佩文立刻跑過來,一把抓住余靜的手,懇求地說。
2.出自又如:拉他一把;三把兩把就抹干凈。
27.
量詞。用于某些較抽象的事物。
1.出自《八月的鄉村》他那大把年紀,他能舍得我們去打仗嗎?
2.出自《大刀記》對于搶時間,你一向是把能手呀!
3.出自又如:加一把勁。
1.無夫的成年女子。
1.寬廣平坦。
1.曠世少有。
1.謂失職,不稱職。
2.空缺;耽誤。
1.豁達。
2.形容豁然通曉。
3.寬宏貌。
4.虛空貌。
5.開闊貌。
1.出缺。
1.歷時。
2.耗費時日。
3.猶終日。
4.空缺的時候。
1.歷時長久,久經時日。
多費時日,拖得很久。
1.久經時日。
1.猶言曠日持久。
1.開闊貌。
1.缺失,失誤。
1.拖延時日。
2.猶費時。
1.胸襟開闊之士。
1.曠達閑適。
1.疏懶;稀疏。
1.寬闊而爽亮。
2.謂心胸開闊。
1.經年;長年。
1.亦作"曠途"。
2.猶大道。
3.遠路,長途。
1.見"曠涂"。
1.荒蕪的土地。
1.極目眺望,遠望。
1.空著名位。
2.空居職位。
1.猶絕無。
1.荒蕪。
1.疏忽;耽誤。
1.舒暢心胸,愉悅精神。
1.虛空;空缺。
1.荒廢學業。
1.亦作"曠様"。
2.水深廣無涯際貌。
1.開闊平坦。
1.見"曠瀥"。
1.空闊幽遠。
空曠的原野。
1.絕代。
1.空前的典禮。
1.曠達坦蕩。
1.疏忽,失誤。
1.謂心胸開闊,性情超脫。
2.指文學藝術風格的曠放﹑超逸。
3.遠去。
1.廣大的原野;廣闊的天地。
2.寬廣的胸懷。
1.廣闊的原野。
1.猶長年,多年。
1.遠望。
(工作人員)不請假而缺勤。
1.曠達的志趣。
2.舒暢胸懷。
1.疏失,延誤。
1.廢墜,喪失。
1.謂粗疏失當。
1.謂斷絕宗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