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涼”。
2.
薄酒。
1.出自《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
3.
薄;輕微。
1.出自《詩·大雅·桑柔》民之罔極,職涼善背。
2.出自《左傳·昭公四年》君子作法於涼,其敝猶貪;作法於貪,敝將若之何?
4.
寒冷。
1.出自《詩·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2.出自《陽給事誄》涼冬氣勁,塞外草衰。
5.
微寒;清涼。
1.出自《公宴詩》華館寄流波,豁達來風涼。
2.出自《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3.出自《和竹元珍夜雨》帝城塵土熱如湯,喜有殘宵雨送涼。
4.出自《雪浪花》涼秋八月,天氣分外清爽。
6.
指秋季。參見“涼天”、“涼月”。
1.出自《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詩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2.出自《賦得秋日懸清光》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
3.出自《移病還園示親屬》詩停琴佇涼月,滅燭聽歸鴻。
4.出自《和彥猷晚宴明月樓》綠楊有意檐前舞,涼月多情海上來。
5.出自《河瀆神》詞涼月轉雕闌,蕭蕭木葉聲干。
7.
愁苦。
1.出自《文選·顏延之〈秋胡詩〉》原隰多悲涼,回飚卷高樹。
2.出自《南鄉子》詞別曲一聲雙淚落,悲涼。
8.
比喻灰心、失望。
1.出自《且介亭雜文末編·寫于深夜里》寫完了大略,抬頭看看窗外,一地慘白的月色,心里不禁漸漸地冰涼了起來。
2.出自《櫻海集·柳屯的》我的心涼了。
9.
人煙稀少;冷落。
1.出自《北山移文》磵石摧絕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
2.出自《金史·移剌道傳》咸平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
10.
方言。舒適,痛快。
1.出自《就義詩》咁多官員做孝子,死到陰間心也涼。
2.出自《香飄四季》當干部的態度好,人家窮也窮得心涼。
11.
通“?”。雜色。
1.出自《左傳·閔公二年》尨,涼;冬,殺;金,寒;玦,離。
12.
國名。東晉十六國時期建立在今甘肅省一帶的政權,國號皆稱“涼”。有前涼、後涼、北涼、南涼、西涼等。
13.
州名。西漢置,轄境相當今甘肅寧夏和青海湟水流域。為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參閱《晉書·地理志上》、《清一統志·涼州府一》。
14.
姓。三國魏有涼茂。見《三國志·魏志》本傳。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涼氏,魏志有太子太傅涼茂。望出山陽。
1.指彌漫籠罩的霧氣。
1.醒來以手拍胸。形容憂傷。
1.謂理解和印證。
1.睡不著而懷念。猶言日夜想念。
1.睡醒。
醒和睡。指日夜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謂醒時有所見而成之夢,與無所見而全憑想象者異。《周禮.春官.占夢》"一曰正夢;二曰噩夢;三曰思夢;四曰寤夢。"鄭玄注"覺時道之而夢。"孫詒讓正義"案《說文》云'寐覺而有言曰寤。'……《說文》前一寤謂寐覺之后神志惝恍而有言也,與六夢寤夢無涉◇一訓似即釋此寤夢之義……《小爾雅.廣言》云'寤,覺也。'此義與《說文》'晝見'義相近。蓋覺時有所見而道其事,神思偶涉亦能成夢。與上思夢為無所見而馮虛想象之夢異也。"一說,指半醒半睡時的夢。參閱宋項安世《項氏家說》卷五。
1.謂剛剛醒來就遷移。
1.醒悟貌。
1.逆生。謂產兒足先出。
1.猶悟思。領悟思考。
1.醒而臥;躺臥。
1.睡不著而嘆息。
1.日夜思念。
1.細微部分。
1.指某個地方在某個季節供應不多的蔬菜。如北京冬季的黃瓜﹑西紅柿等。
1.小草。
2.遠志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遠志》。
1.小山。
1.謂演奏細樂。
小的、大的都不舍得丟棄。也形容兼收并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他交朋友細大不捐,以至門庭若市。
1.大小皆不超越。
1.猶言細大不捐。
1.宋代元宵節舞隊中男性裝扮舞女者稱細旦。
1.小水點。
1.底細。根源;內情。
1.小水滴。
2.精制的點心。
1.幼子。
2.猶小人。
1.微風。
1.小民。
1.細節。
1.細小而不值得計較的事。
1.細而長的管樂器,如笛簫之屬。
1.輕微的過失。
1.即小功。舊時喪服五服之一,用較粗的熟布制成,服期五月。
1.《后漢書.郭汲傳》"郭伋字細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后以"細侯"稱頌受人歡迎的到任官吏。
1.小戶。指平民。
1.猶細說。
1.精致的活計。
1.文火。
1.細行;小節。
①無關緊要的小事生活細節|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②文藝作品中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展、自然景物、社會環境等最小的組成單位。細節描寫要求真實、生動,并服從主題思想的表達。
1.小心謹慎的言行。
2.小心謹慎。
古代稱諸侯之妻◇泛稱妻子細君知蠶織|猶有傳柑遺細君。
1.指五聲中的角﹑征﹑羽。
微生物的一大類。種類繁多,約有2000多種,分布極廣。直徑大多為03~20微米。基本形態有球狀、桿狀和螺旋狀三種。有的有莢膜、芽孢、鞭毛等特殊結構。大多以兩等分分裂方式繁殖。
生物武器”的舊稱。見生物武器”(1060頁)。
簡稱菌痢”。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特征是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及排膿血便等。大多由污染食物經口傳染。
食入被細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夏、秋季多見,一般以集體同時發病,亦可散發,引起的細菌大多是沙門菌屬、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嗜鹽菌、肉毒桿菌等。因引起感染的細菌不同,其表現各異。一般癥狀為腹痛、嘔吐、腹瀉、發熱等。
即生物戰”(1060頁)。
1.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