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慷慨”。①充滿正氣,情緒激昂。②大方;不吝惜。
1.
亦作“忼”。
2.
性格豪爽。參見“慷慨”。
1.出自《后漢書·齊武王??傳》性剛毅,慷慨有大節。
2.出自《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我徐信也是個慷慨丈夫,有話不妨盡言。
3.
感嘆。參見“慷慨”、“慷喟”。
1.出自《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馀哀。
2.出自《文選·陸機〈門有車馬客行〉》慷慨惟平生,俯仰獨悲傷。
3.出自《孔叢子·論書》雖退而窮居河濟之間,深山之中,作壤室,編蓬戶,常於此彈琴瑟以歌先王之道,則可以發憤慷喟,忘己貧賤。
4.
大方。參見“慷慨”。
1.出自《歸潛志》王副樞晦子明,自布衣時慷人以俠聞。
2.出自《水滸傳》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3.出自《聊齋志異·云蘿公主》袁為人簡默,而慷慨好施。
5.
意氣激昂。參見“慷慨”。
1.出自《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2.出自《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詩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止息的時候。
1.謂使士卒休息。
1.猶言散集,罷市。
舊時離異妻子的文書立紙休書,任從改嫁。
1.安好,安寧。
1.休閑,停息。
2.指罷官停職。
1.官吏辭職賦閑。
1.謂官員休假在家。
2.猶言見外。
1.佳訊。
2.好的聲譽。
1.指停止公務。
2.罷休;停止。
暫停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或其他活動,以恢復精力。
1.方言。保證停止某種不良活動的書面材料。
1.休假。
2.閑暇。
1.謂官吏休假,下值回家。
1.謂夏日休閑。
2.指暑假。
1.見"休閑"。
1.在一定時期內不種作物,但仍進行管理,借以休養地力的耕地。
1.榮耀,顯赫。
2.猶休明。多用以頌揚封建統治。
1.吉祥。
1.美善的供物。
1.別想;不要妄想。
1.停止。
1.美好的行為。
1.形容寬容;氣魄大。
2.安閑貌;安樂貌。
3.猶言不要。表示禁止或勸阻。
4.象聲詞。
5.唐司空圖為其所建的濯纓亭取的別名。意謂量才﹑揣分兼耄聵皆宜退休。事見《舊唐書.文苑傳下.司空圖》◇亦用為表示桑榆晩景的典故。
1.烈性毒藥名。相傳人接觸可以致命。
1.語本《書.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后因以"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寬容而有氣量。
1.學生因故不能繼續學習,經學校同意,暫停學習,仍保留學籍,叫做休學。
1.美盛的功勛。
1.指太平之世。
1.猶休息。
1.猶停歇。
1.猶言顯揚。
1.謂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經濟力量得到恢復和發展。
2.休息調養。指使身心得到休息或滋補。
3.猶陶冶。
指國家經過大動蕩之后,減輕人民負擔,增殖人口,大力發展生產,以恢復元氣本朝輕薄徭稅,休養生息百有余年,故海內殷富。
1.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調養的保健機構。
1.停止營業。
2.學習單位結束一個階段的學習。
1.猶言停止。
1.安閑超逸。
1.美好。
1.吉兆。
1.舊時對天﹑神等佑助的美稱。
1.猶美道,美德。
1.美好的聲譽。
1.悠閑安適。
1.猶言盛世。
1.恩惠。
1.吉祥的征兆。
1.吉祥的征兆。
1.吉祥的征兆。
1.休息整頓。多用于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