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晩成。
1.謂敘述事物實質。
1.制作食品。
1.開始;初始。
1.學業有成就的士子。
2.造就學業有成就的士子。
3.漢武帝劉徹所定軍功爵之第一等。
1.創造物體形象。
1.猶起事。發動事變。
2.做事情。
1.偽造掩飾。
1.謂尋訪。
1.著述;著作。
1.猶立說。
1.追思;思慕。
1.興訟,挑起訴訟。
1.聚土或改造荒地為田畝。
1.編造托詞。
1.達到精妙的程度。
1.形容達到微妙的境界。
1.制作;創制。
2.作為;為實現某種意圖而進行活動。
1.捏造誣陷。
①古人以為天造萬物,因此稱天為造物”造物應須日千變。②同造化”。命運這也是各人的造物,由不得人的。
1.特指創造萬物的神。
1.見"造化主"。
1.亦作"造?"。
2.猶促膝。
1.赴宴。
1.舊時幫會稱殺人移尸于富戶,以敲詐其錢財。
1.猶幻想。
1.見"造像"。
1.亦作"造象"。塑造物體形象。
2.亦作"造象"。用泥塑成或用石頭﹑木頭﹑金屬等雕成的形象。
3.相片;照片。
1.登門致謝。
1.深入心中。謂受啟發。
1.制造事端。
1.謂造成某種特定形勢。
1.謂修養品行。
1.創造物體形象。
2.創造出來的物體的形象。
3.見"造刑"。
塑造物體特有形象;也指創造出的物體形象盆景造型|造型藝術|房屋造型有希臘風格|造型輕巧。
用一定的物質材料,以一定的表現技法,創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的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建筑藝術、工藝美術等。與聽覺藝術相對,是一種靜態藝術。這一名詞源于德語,德國文藝理論家萊辛最早使用。也稱美術”、空間藝術”、視覺藝術”。
1.猶修造。
1.成績優異。
1.制造謊言。語本《漢書.息夫躬傳》"虛造詐諼之策,欲以詿誤朝廷。"顏師古注"諼,詐偽辭。"
1.謂達到玄妙之境界。
1.制造謠言。
1.捏造虛假的言詞。
1.捏造虛言以挑起事端。
見礦物”(996頁)。
1.制造禍殃。
劇本。英國謝立丹作于1777年。施尼威爾夫人等一群貴族男女以造謠生事為樂,專門破壞別人的名譽和家庭幸福。施尼威爾夫人的家成了一所造謠學校”。 【造謠學校】劇本。英國謝立丹作于1777年。施尼威爾夫人等一群貴族男女以造謠生事為樂,專門破壞別人的名譽和家庭幸福。施尼威爾夫人的家成了一所造謠學校”。
1.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捏造消息。
1.捏造謠言,迷惑群眾。
1.見"造謡生事"。
1.捏造謠言,挑起事端。
1.冶煉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