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欺詐;玩弄手段。
2.
形容詞
〈書〉奇特;怪異。
1.
詭詐;欺誑。
1.出自《論語·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2.出自《后漢書·吳漢傳》漢乃辭出,止外亭,念所以譎眾,未知所出。
3.出自《權書下·孫武》勾踐不頹舊冢而吳服;田單譎燕掘墓而齊奮。
4.出自《青春之歌》他那黯淡的眼仁里閃過一絲陰譎的得意的笑意。
2.
權變。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玄謀設而陰行,合二九而成譎。
3.
差異。
1.出自《莊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己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
4.
奇異;變化。
1.出自《文選·傅毅〈舞賦〉》軼態橫出,瑰姿譎起。
2.出自《陶庵夢憶·焦山》放舟焦山,山更紆譎可喜。
5.
通“決”。
1.出自《荀子·儒效》故明主譎德而序位。
6.
通“僪”。日旁云氣。
1.出自《淮南子·覽冥訓》君臣乖心,則背譎見於天。
2.出自《廣雅·釋天》譎、冠、珥,祅氣。
7.
引申為婉曲,不直言。參見“譎諫”。
1.出自《詠史》《五噫》譎且正,可以見心曲。
2.出自《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詩戒詩昔有詩,庚辰詩語繁。第一欲言者,古來難明言。姑將譎言之,未言聲又吞。
1.舊貨市場。
1.困守。
1.猶言困獸猶斗。逼得走投無路的老鼠也會咬貓。喻人被迫過甚﹐雖力不敵﹐亦必反抗。
1.多說多話。
1.極北之地。泛指北方。
1.費盡心思﹐用盡精力。
1.極言用盡心思。
1.舊時對貧窮﹑卑微者的蔑稱。
1.香名。
1.極力搜尋。
1.廣泛地搜羅采集。
1.荒遠的草澤。
1.猶世俗。指百姓。
1.清貧;貧寒。
1.貧寒而迂拘。舊時用以稱窮書生。
1.貧寒而迂腐。
2.指貧寒迂腐的讀書人。
1.猶終年。一年到頭。
1.猶言窮年累世。
1.苦心思索。
1.困厄和顯達。
1.形容極端奢侈﹐盡情享受。
1.極力研求;深入探索。
1.謂季冬時節。
2.終天;畢生。
3.高入天際。
1.猶言天涯海角。
1.困厄與顯達。
2.謂干涸與流通。
3.謂阻隔與通暢。
1.窮人的首領。解放前北方人對革命干部的稱呼。
1.見"窮途"。
路的盡頭;沒有路了。比喻處于困窘的境地窮途末路。
1.絕路。形容處境窘困﹐走投無路。
1.猶隱退。謂退居鄉里。
1.貧困與危險。
2.極其高峻。
1.探究精微的道理。
2.窮盡細微瑣事。
1.追問;究詰。
1.窘困的烏鴉。比喻窮困窘迫的人。
1.困頓窘迫。
1.謂濫用武力。
1.透徹領悟。
1.徹夜;通宵。
1.上古帝王名。
1.深邃的峽谷。
1.窮苦百姓。
1.荒遠險要。
2.極為險要。
1.荒遠的鄉村。
1.荒遠偏僻的地方。
1.吝嗇。
2.貧賤的相貌;小家子氣。
1.骨相貧窮之人。
1.冷僻簡陋的小巷。
2.猶窮鄉。
1.窮人;窮漢‖輕蔑意。
1.竭盡思慮。
2.猶苦心。
1.有窮氏與王莽所建新朝的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