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中醫指氣閉、暈倒或不省人事。
2.
代詞
〈書〉指示代詞。其;他的。
3.
代詞
指示代詞。那;那些。
4.
副詞
乃;就;才。
5.
名詞
(Jué)姓。
1.
石。
1.出自《荀子·大略》和之璧,井里之厥也。
2.
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癥。參見“厥證”。
1.出自《素問·厥論》厥之寒熱者,何也?
2.出自《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全篇》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出自《揚州評話選·李逵劫法場》如其要把他的臉看清楚了,還要嚇得厥過去哩。
3.
短。參見“厥尾”。
1.出自《貢父詩話》今人呼禿尾狗為厥尾;衣之短后者,衣曰厥。
4.
代詞。其。表示領屬關系。
1.出自《書·伊訓》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災。
2.出自《論衡·佚文》殄賢圣之文,厥辜深重,嗣不及孫。
3.出自《祭柳子厚文》遍告諸友,以寄厥子,不鄙謂余,亦托以死。
4.出自《履園叢話·夢幻·傳聞之甚》錢氏據有兩浙,幾及百年,武肅以來,善事中國,保障偏方,厥功實巨。
5.
助詞。之。
1.出自《書·無逸》自時厥后,亦罔或克壽。
2.出自《后漢書·班彪傳上》爾乃正殿崔巍,層構厥高,臨乎未央。
3.出自《遼志·本末》自時厥后,牛馬死損,詞訟厖淹。
6.
副詞。乃。
1.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2.出自《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后宮之女四千余人,僮侍廝役尚在其外,一日之費,厥直萬金。
7.
助詞。無義。
1.出自《書·多士》誕淫厥泆。
2.出自《贈張童子序》能在是選者,厥惟艱哉!
3.出自《在北京政學會之演說》戰爭最重要之品,厥惟軍火。
8.
“蹶”的古字。摔倒;挫敗。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擒龐涓》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齊城、高唐,當術而厥。
9.
通“掘”。
1.出自《山海經·海外北經》相柳之所抵,厥為澤溪。
2.出自《漢書·淮陽憲王欽傳》推原厥本,不祥自博。
10.
通“橛”。斷木。
1.出自《莊子·達生》吾處身也,若厥株枸。
11.
姓。春秋吳有厥由。見《漢書·古今人表》。
1.出自《廣韻?月韻》厥,姓。京兆人也,漢賜衡山王妾厥氏。
12.
見“突厥”。古代民族名,國名。廣義包括鐵勒、突厥各部落,狹義指突厥汗國。公元6世紀初興起于金山(今阿爾泰山)西南麓,為一游牧部落。公元552年,建政權于今鄂爾渾河流域。創文字、立官制,與中原交流頻繁。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分裂為東、西二部。
1.出自《周書·異域傳下·突厥》突厥者,蓋匈奴之別種,姓阿史那氏。
2.出自《優古堂詩話·富鄭公之言出于元璹》漢與突厥,風俗各異。漢得突厥,既不能臣;突厥得漢,復何所用。
13.
代詞。其。起指示作用。
1.出自《詩·周頌·噫嘻》率時農夫,播厥百谷。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書曰:“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3.出自《封建論》厥后,問鼎之輕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誅萇弘者有之。
1.方言。指頭頸用力向后仰,胸部和腹部挺起。
1.除去阻隔使相貫通。
2.戲曲術語。參見"打鬧臺"。
1.筵席上跟在座的人順次劃拳,贏則通過,輸則再劃,每輸一次,飲酒一杯,直到全體通過為止,故稱。
1.申遞向上呈轉的狀子。
1.帶頭;領先。
2.起初;開頭。
3.從頭。
4.頂頭。謂風浪阻礙前進。
5.指當頭。 6.碰頭。 7.謂抽頭。
1.逆風。
1.開第一炮。比喻帶頭,領先。
1.在先頭作戰。
2.比喻臨事當先。
1.下跪。
1.古時官吏打鼓退堂。
2.比喻中途退縮。
1.即瓦卜。古代一種占卜方法擊瓦而視其裂紋以定吉兇。
2.指兒童擲瓦的游戲。
3.方言。倒楣,家業破落。
1.彎轉。
1.撒網。
2.猶言敲竹杠。
1.打獵。因須多人合圍,故稱。
2.四面圍起來。
3.古代一種兒童游戲◇亦用以稱玩骨牌。
1.問;審問。
2.打聽;探詢。
1.見"打諢"。
1.摜家具,發脾氣。
1.賀喜。
1.做細作。
1.攻克。
2.奠定。
1.謂一開頭就給對方以拷打或威脅,使之易于屈服。
1.比喻帶頭,沖在前面。
1.謂因無事可做而閑著。
1.開火。
2.引申指某項行動開始。
3.比喻事情初見成效。
1.亦作"打銷"。
2.消除,取消。
1.見"打消"。
1.謂不按組織原則向上級夸大或無中生有地反映別人的所謂缺點和錯誤。
1.俗謂吃點心。
1.比喻為個人或局部利益打算。
1.收藏。
1.明清之際一種替人充當保鏢﹑打手的行幫。
1.謂動物交媾。
1.旋轉;兜圈子。
2.謂設法周轉錢財。
1.古時小販賣焦?時招攬生意的一種方法。
1.盤旋。
2.圍繞著某物轉。引申指周旋獻殷勤;磨煩。
1.見"打旋"。
1.亦作"打漩子"。
2.兜圈子;轉來轉去。
1.用水洗滌。
1.打轉。走江湖,跑碼頭。
2.泛指走動﹐進出。
1.團雪成球而互相投擊為戲。
1.見"打鴨驚鴛鴦"。
1.比喻打此而驚彼。
1.說閑話。
2.斗口齒。
1.猶言打牙配嘴。
1.猶言打牙配嘴。
平日很清苦者,偶爾吃一頓較豐盛的飯菜星期天咱全家去館子打牙祭。
1.猶言打牙配嘴。
1.流行北京一帶民間的曲調名。
1.謂相互戲謔,閑扯說笑。
1.謂說話隱晦,使人一時不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