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禾苗,特指水稻的植株。
2.
名詞
古代特指粟(谷子)。
3.
名詞
泛指莊稼。
4.
名詞
(Hé)姓。
1.
粟。
1.出自《詩·豳風·七月》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2.出自《管子·封禪》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
3.出自《呂氏春秋·任地》今茲美禾,來茲美麥。
2.
粟的植株;谷類作物。
1.出自《書·金縢》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
2.出自《左傳·宣公七年》赤狄侵晉,取向陰之禾。
3.出自《淮南子·繆稱訓》夫子見禾之三變也,滔滔然曰:“狐鄉邱而死,我其首禾乎!”
4.出自《說苑·復恩》臣笑臣鄰之祈田也,以奩飯與一鮒魚,其祝曰:“下田污邪,得谷百車,蟹堁者宜禾。”
3.
禾稈。
1.出自《儀禮·聘禮》門外米禾皆二十車,薪芻倍禾。
2.出自《禮記·聘義》米三十車,禾三十車,芻薪倍禾,皆陳於外。
4.
稻。
1.出自《田家》詩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2.出自《陪府中諸官游城南》詩田荒溪溜入,禾熟雀聲喧。
3.出自《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到秋收時,我便同叔父或其他年長親戚,往二十里外的鄉下去,監視佃戶,督促臨時雇來的工人割禾。
5.
即木禾。上古神話傳說中所謂神谷之類植物。
1.出自《文選·張協〈七命〉》大梁之黍,瓊山之禾。唐稷播其根,農帝嘗其華。
2.出自《駑驥贈歐陽詹》詩饑食玉山禾,渴飲醴泉流。
6.
通“和”。
1.出自《呂氏春秋·必己》一上一下,以禾為量。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自趙獻書燕王章》今臣欲以齊大﹝惡﹞而去趙,胃(謂)齊王:趙之禾也,陰外齊,謀齊。齊趙必大惡矣。
7.
姓。《列子·黃帝》有禾生。
1.出自《列子?黃帝》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與言子華之名勢。
1.池的美稱。
2.仙池。
1.即玉尺。喻高才。
1.東漢郭況,家境豪富,時人稱為"瓊廚金穴"。
1.瓊華島的省稱。
2.傳說中的仙島,仙人的居所。
3.島的美稱。
4.稱海南島。
1.即瓊華島。明代北京八景之一。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積水潭》"海子東滸有瓊華島,亦永樂間賜名。島之陽為廣寒殿,喬松古檜,煙云繚繞。京師八景有'瓊島春云',謂此。"明王洪《北京八詠》有《瓊島春云》詩。亦謂北京十景之一。明李東陽《京都十景》詩之一有《瓊島春云》。參見"瓊華島"。
1.美目。
1.玉飾的宮殿。
1.京都。
2.指仙都。
1.美女。
1.猶言金枝玉葉。指皇親宗室。
2.玉制的花萼。為婦女首飾之一。
1.色澤如玉的香草。
2.猶玉漿。
3.指瓊花。宋以后多指聚八仙花。
4.比喻雪花。
1.美女;仙女。
2.喻雪花。
1.玉飾的門扉。
1.白色粉狀物的美稱。
2.比喻雪花。
1.石峰的美稱。
2.喻積雪的山峰。
1.喻佳句。
2.玉飾。
1.神話中的玉膏,出蓬萊山。
2.喻雪水。
1.玉砌的樓閣,指仙人的居所。有時形容華美的樓閣。
1.即瓊花。喻珍奇之物。
2.玉花,仙花。
1.美酒名。
1.亦作"瓀宮"。
2.玉飾之宮。多指天宮或道院。
3.指商紂王所建的瓊室。
4.泛指華美的宮室。
5.指覆雪的樓宇。
1.玉飾的車轂。
1.亦作"瓀管"。
2.玉笛。
1.次于玉的美石。泛指珠玉。
2.喻美好的詩文。
3.喻珍貴的贈物。
1.仙人的居所。
2.太空云海。
3.指海南島。
4.指瓊州海峽。
1.指道書。
1.對他人書信﹑字跡的美稱。
1.飾玉的門戶。形容華美的居室。
1.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宋淳熙以后,多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2.古歌曲名。即《玉樹后庭花》。
3.比喻雪花。
1.酒名。
1.亦作"瓀華"。
2.美石。
3.神話中瓊樹的花蕊,似玉屑。
4.即瓊花。
5.喻雪花。 6.喻美好的詩文等。
1.形容美宴。
1.高潔的胸懷。
1.玉制的樂器。
1.美玉。亦喻美好的詩文。
1.瑩潔似玉的肌膚。多形容女子。
1.傳說芙蓉城中仙女名。借指美女。
2.指青女。主霜雪之神。
3.傳說中春秋吳王夫差女名。
1.玉飾的書箱。多指道書。
2.仙人的名籍。
1.玉制的酒杯。
1.亦作"瓀漿"。
2.仙人的飲料。喻美酒。
1.猶玉泉。清澈的泉水。
2.晶瑩如玉的液汁。
1.玉鏡。喻清明之道。
1.瓊和玖。泛指美玉。
2.后世常用以美稱禮物。
3.喻冰雪。
4.喻賢才。
1.精美的玉佩。
2.喻指還報的厚禮。
3.比喻美好的詩文。
4.喻雪。
戲曲劇種。流行于海南和雷州半島部分地區。曾名海南戲”。清中葉以前,以正字戲、潮劇的曲調為基礎,吸收海南島民歌及歌舞八音發展而成。有中板、程途、苦嘆板等五種板式。劇目有《紅葉題詩》、《狗銜金釵》、《紅色娘子軍》等。
1.玉爵。
1.披雪的樹。
2.嘉樹秀枝。
3.比喻賢者。
1.即玉珂。
1.瓊州﹑雷州的并稱。即今海南島﹑雷州半島一帶。
1.見"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