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瓀管"。
2.玉笛。
因敬仰羨慕而希望能得到或達到一心向往|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
1.向慕想望。
1.古亭名。地在今江蘇丹陽縣。
1.臨近中午。
1.先前之物;原物。
1.傍晚;薄暮。
1.底下。
2.朝下。
3.往后;往下面。表示動作繼續下去。
1.拂曉。
1.猶歸心。謂內心歸服。
1.立志求學;好學。
1.古籍所載的一種特異現象。向,通"響"。《晉書.五行志中》"吳孫休時,烏程人有得困病,及差,能以響言者,言于此而聞于彼。自其所聽之,不覺其聲之大也。自遠聽之,如人對言,不覺聲之自遠來也。聲之所往,隨其所向,遠者所過十數里……言不從之咎也。"后用為建言諷喻而使在上者明察下情的典故。
1.面對太陽;朝著太陽。
2.比喻蒙受恩遇。
1.向往仰慕。
1.歸附正義。
1.傾心;一心一意。
1.響應。向,通"響"。回聲相應。
2.響應。向,通"響"。比喻用言語或行動迅速表示贊同﹑支持。
1.謂為當時所重;合于時用。
1.面對著屋子的一個角落『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后遂以比喻孤獨失意或不得機遇而失望。
2.猶負隅。謂據險以抗。
隅墻角。面朝著墻角哭泣。形容孤獨、絕望,非常悲傷今滿堂賓客,有一人獨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歡矣。
1.凌晨。
1.剛才。
2.從前;前些時候。
1.謂近午。比喻鼎盛時期。
1.想望,仰慕。
1.垂愛關注。
1.謂接近三十歲。
1.舊時河工術語。水流沖刷。亦指水流沖刷之處。
1.謂說大話,夸口。向,通"響"。
1.宦官,太監。因居宮巷,掌宮內事,故稱。
1.猶鄉里。《禮記·曾子問》"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于巷黨,及堩,日有食之。'"一說,巷黨為魯地名。參閱康有為《論語注》。
采礦或探礦時在地面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般用于運輸和排水,地下的也用于通風。
采礦挖的水平的地下通道。
1.在里巷中歌唱。表示歡悅。
1.祭于里巷。相當于后來的路祭。
1.里巷的出入口。
2.猶巷議。
1.在里巷中聚哭。舊時常用作稱頌官吏生前有善政者。
1.謂小吏。
1.街巷的通稱。
1.猶巷哭。
1.同巷的人,鄰里。
1.古禮居天子﹑諸侯喪必停市,而在里巷中買賣物品以示憂戚。
1.里巷的道路。
1.在里巷中的議論。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在該變化中,只是物質的物理性質發生了變化,而化學組成和化學性質均無改變。如水蒸發或結冰。
光學的一部分。研究光的本性,光在傳播過程中及與物質相互作用時出現的干涉、衍射、偏振、吸收、散射、色散,以及熒光、磷光、激光、光電效應等現象。包括波動光學和量子光學等內容。
應用熱力學、統計物理學與量子力學等物理學原理與方法研究化學現象和化學反應過程的一門學科。一般包括物質結構、電化學、膠體化學等內容。
量度物質的屬性和描述其運動狀態時所用的各種量值。如量度物體慣性的質量、量度運動的動能等。有統一規定的基本量(如長度、質量和時間等)和由基本量組合而成的導出量(如速度、加速度、動量等)兩大類。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呈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熔點、沸點、密度等。
自然科學的一個基礎部門。研究物質的基本構造和物質運動的最一般規律。在希臘文中,它原意自然”。在古代歐洲,是自然科學的總稱。在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等分別從自然科學中獨立出來以后,物理學的規律和研究方法是其他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按所研究的物質運動形態不同,又可分為許多部門和分支學科。
劇本。瑞士迪倫馬特作于1961年。天才物理學家莫比烏斯發現了一種萬能原理,因擔心軍事大國利用這一原理毀滅人類,便裝瘋住進了瘋人院。東、西兩大國情報機關派人打入瘋人院,企圖竊取資料,而全部資料卻早已被以瑞士大資本家為后臺的瘋人院女院長所竊取。
1.可供使用的物資。
2.遼金元時代的一種雜稅。
3.指負擔這種雜稅的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