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禍害;壞處(跟“利、益”相對)。
2.
形容詞
有害的(跟“益”相對)。
3.
動詞
使受損傷。
4.
動詞
殺死。
5.
動詞
發生(疾病)。
6.
動詞
產生(不安的感覺或情緒)。
7.
動詞
〈方〉妨礙。
8.
古同“曷”(hé)。
9.
動詞
(北方官話)感覺。
1.
損害;傷害。
1.出自《國語·楚語上》子實不睿圣,於倚相何害。
2.出自《云笈七簽》神和體安,則群祅莫害,可致長生之道矣。
3.出自《日出》我沒有故意害過人,我沒有把人家吃的飯硬搶到自己的碗里。
2.
侵犯;殺害。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
2.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太祖父嵩,去官后還譙,董卓之亂,避難瑯邪,為陶謙所害。
3.
禍患;災害。
1.出自《左傳·隱公元年》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2.出自《原道》古之時,人之害多矣。
3.出自《雙槐歲鈔·易儲詔》巡撫廣東揭侍郎稽乃奏言:“??守潯州,軍民畏服,賊不犯境。近聞為事,以致賊徒流劫德慶。曲加寬宥,仍前哨守,則廣西寧而廣東無流劫之害矣。”
4.出自《邪不壓正》年輕人光看得見眼睫毛上那點事!一來就不容易弄斷,二來弄斷了還不知道是福是害。
4.
使受損害;懲罰。
1.出自《韓非子·三守》憎人不獨害也,待非而后害之。
5.
妨礙。
1.出自《書·旅獒》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
2.出自《筆說·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
3.出自《夜譚隨錄·崔秀才》劉力詰問之,崔枝梧良久,始吐實曰:“君長者,言亦無害。”
6.
妒忌。
1.出自《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已而大夫鮑氏、高、國之屬害之,譖於景公。
2.出自《漢書·張禹傳》根由是害禹寵,數毀惡之。
3.出自《陳書·新安王伯固傳》后主初在東宮,與伯固甚相親狎,伯固又善嘲謔,高宗每宴集,多引之。叔陵在江州,心害其寵,陰求疵瑕,將中之以法。
4.出自《讀杜小箋下·寄韓諫議》泌(李泌)從肅宗於靈武,既立大功,而李輔國害其能,因表乞游衡岳。
7.
畏懼,怕。
1.出自《史記·魏世家》魏相田需死,楚害張儀、犀首、薛公。
2.出自《物異考·眚異》數日,聰后劉氏產一蛇一獸,各害人而走。尋之不得,頃之見於隕肉旁。
3.出自《醒世姻緣傳》那海會師傅他有頭發,不害曬的慌。
4.出自柳琴戲《狀元打更》未開言先紅臉,話到口邊害羞慚。
8.
猶破費。
1.出自《兒女團圓》[搽旦云]今日是你貴降之日,故請你來吃杯壽酒。[二旦云]做甚么要害伯娘?
9.
患病,發生疾病。
1.出自《朱子語類》叔祖奉使在北方十五年已上,生冷無所不食,全不害。歸來才半年,一切發來遂死。
2.出自《酷寒亭》爭奈我那渾家害的重了。我家中看一看去。
3.出自《玉芙蓉·四時閨怨》曲春風歲歲來,春病年年害。
4.出自《三俠五義》且說施俊父名施喬,字必昌,曾作過一任知縣,因害目疾失明,告假還鄉。
5.出自《青?坡》不是那些棉籽枯,我豬不會害瘟。
10.
產生某種不適之感或不安的情緒。參見“害羞”。
1.出自《桃花女》如今這青天白日,關著鋪門,象什么模樣!便好道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飽飯,我們靠手藝的買賣,怎害得許多羞?
2.出自《意中緣·沉奸》夫人,你背后那樣想他,怎么一見了面,又是這等害羞起來?
3.出自《山那面人家》房間里的人都在看新娘。她很大方,一點也沒有害羞的樣子。
11.
有害的。
1.出自如:害鳥;害蟲。
12.
通“轄”。參見“害釱”。
1.出自《管子·幼官》旗物尚青,兵尚矛,刑則交寒害釱。
在一定時期內被人們普遍喜愛的顏色(多指服裝)。
簡稱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起病突然,先有畏寒、發熱等全身不適,繼有腰背、四肢酸痛,乏力,頭昏,頭痛,食欲減退,3-4日后癥狀逐漸減輕,年老體弱者可持續1-2周。部分病人可并發肺炎、中耳炎等。傳染性強,尤其病后2日,應隔離治療。
1.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斑蚊和庫蚊是主要傳播媒介。多見于夏﹑秋兩季。十歲以下兒童發病較多。癥狀是突發高熱,頭痛﹐嘔吐,意識不清甚至昏睡,部分肢體抽搐或癱瘓。省稱"乙腦"。通稱腦炎。
1.謂萬物受自然之滋育而運動變化其形體。
2.萬物運動變化的形體。
1.流品,等級。
1.光采閃耀。
2.閃耀的光采。
1.流蕩,蕩漾。
1.順著水道流動。
1.同一類的人或物。
1.亦作"流煙"。
2.謂飄動的霧氣。
1.擴散延展。
2.流淌。
沒有根據的話(多指背后議論、誣蔑或挑撥的話)~飛語ㄧ~惑眾ㄧ散布~。
1.見"流言蜚語"。
毫無根據的話語。多指背后議論、誹謗或挑撥的話流言蜚語,何足憑信?
1.猶言流言蜚語。
1.亦作"流艷"。
2.閃動的美麗光彩。
3.流暢而華美。
1.猶蕩漾。
1.見"流耀"。
1.香草名。
1.猶言流離失所。
1.放縱,放蕩。
1.流移,轉移。
充滿而流出來;漫溢泉水~ㄧ園中百花競艷,芳香~。
1.浮云。
2.飄動的陰影。
1.流傳德音。
2.在空中飄蕩的聲音。
1.猶荒淫。
1.見"流霞"。
1.亦作"流鶯"。
2.即鶯。流,謂其鳴聲婉轉。
1.亦作"流傭"。
2.流亡在外受人雇傭的人。
1.沉魚。流,用同"沈"。
1.沒有根據的話。
2.流傳的話。
一個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地區,如長江流域、黃河流域 、珠江流域。
1.亦作"流庽"。
2.流落他鄉居住。
3.指流落他鄉居住的人。
1.見"流寓"。
1.古代一種刑罰。把罪人流放到邊地守御。
1.沒有根據的稱譽。
2.傳播聲譽。
1.謂失去光輝。
1.猶埋沒。
1.被貶斥;淪落。
1.謂仕途阻塞,屈居下位。
2.謂陷入苦境。
3.指陷入苦境的人。
1.落泊;困頓。
1.埋沒喪亡。
1.敗落玷污。
1.即昆布。藻類植物。可供食用﹑藥用。
1.皇帝的冊命。
1.皇帝的恩典。指詔書。
1.猶內閣。明清時稱宰輔所在之處為"綸扉"。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鄭玄注"言言出彌大也。"孔穎達疏"'王言如綸,其出如綍'者,亦言漸大,出如綍也。綍又大于綸。"后因稱皇帝的詔令為"綸綍"。
1.釣竿。
1.見"綸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