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俻”。亦作“偹”。“僃”的今字。
2.
完備;齊備。
1.出自《詩·小雅·楚茨》禮儀既備,鐘鼓既戒。
2.出自《顏氏家訓(xùn)·善生》凡欲餌藥,陶隱居《太清方》中總錄甚備,但須精審,不可輕脫。
3.出自《祭馬仆射文》惟公弘大溫恭,全然德備。天故生之,其必有意。
4.出自《雜說》故君子觀道必要其備,立言必求其安。
5.出自又如:德才兼?zhèn)洹?/p>
3.
儲備。
1.出自《墨子·七患》故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兇饑;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征無義。
2.出自《新唐書·顏真卿傳》清河,西鄰也,有江淮租布備北軍,號“天下北庫”。
4.
準備;預(yù)備。
1.出自《書·說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
2.出自《石壕吏》詩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3.出自《水滸傳》王進自去備了馬,牽去后槽,將料袋袱駝搭上,把索子拴縛牢了,牽在后門外,扶娘上了馬。
4.出自《海濤集·流沙四》他是在做夜工的,這粥一定是備他充饑的東西,我吃了,他怎么樣呢?
5.出自《玉篇?人部》備,預(yù)也。
5.
防備;戒備。
1.出自《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2.出自《論諫職表》諷諭於未形,籌畫於至密,尚不能回至尊之盛意,備讒慝之巧言。
3.出自《容齋二筆·醉尉亭長》王莽竊位,尤備大臣,抑奪下權(quán)。
4.出自《明史·衛(wèi)青傳》青還備倭海上。
6.
設(shè)備;裝備。
1.出自《國語·吳語》審備則可以戰(zhàn)乎?
2.出自《鹽鐵論·備胡》今匈奴未臣,雖無事,欲釋備,如之何?
3.出自《銅墻鐵壁》滿村到處拴著備皮鞍子的肥大騾馬,這里那里站著的是警衛(wèi)員。
7.
指長兵器。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用少莫如齊致死,齊致死莫如去備。
8.
后墻。
1.出自《淮南子·齊俗訓(xùn)》故有大路龍旗,羽蓋垂??,結(jié)駟連騎,則必有穿窬拊揵,抽箕逾備之奸。
9.
充任;充當。常用作謙詞。
1.出自《左傳·昭公三年》君若不棄敝邑,而辱使董振擇之,以備嬪嬙,寡人之望也。
2.出自《后漢紀·靈帝紀中》吾世受國恩,又備宰相,安得拱默哉!
3.出自《上時政疏》臣既蒙陛下采擢,使備從官,朝廷治亂安危,臣實預(yù)其榮辱。
10.
引申為作為。
1.出自《茶香室叢鈔·孰謂微生高直孫奕說》按,此說可備一解。
11.
周遍;周至。
1.出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六》桓公義高諸侯,德備百姓。
12.
皆;盡。
1.出自《楚辭·離騷》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并迎。
2.出自《后漢書·班超傳》臣前與官屬三十六人奉使絕域,備遭艱厄。
3.出自《宴亭南》詩城樓空杳靄,猿鳥備清切。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余某惶布而寤,以所夢備告其子。
5.出自《一二九在天津》備受帝國主義和國內(nèi)反動派蹂躪的天津人民,在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終于得到了解放。
13.
滿;滿足。
1.出自《國語·楚語上》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備一同。
2.出自《論語辨惑二》夫人求于我,我適無而鄰幸有,公乞而明與之,鄰不為病,而求者之望備焉,兩不相傷。
14.
富足。
1.出自《荀子·禮論》故雖備家,必逾日然后能殯,三日而成服。
15.
美好。
1.出自《荀子·解蔽》故目視備色,耳聽備聲,口食備味,形居備宮,名受備號。
2.出自《文心雕龍·風骨》夫翚翟備色,而翾翥百步,肌豐而力沉也。
16.
通“賠”。賠償。
1.出自《后漢書·班超傳》北虜遂遣責諸國,備其逋租,高其價直,嚴以期會。
2.出自《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八年》盜官物,一備五;私物,一備十。
3.出自《表異錄·國制》高歡立法,盜私家十備五,盜官家十備三……備音裴,償補也。今作賠,義同,而俗從備為古。
17.
通“服”。
1.出自《呂氏春秋·先己》樂備君道,而百官已治矣。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經(jīng)法·君正》衣備不相??,貴賤等也。
1.小便﹐撒尿。
1.古代對年輕男性排行第一者的俗稱。
1.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
2.小技藝。
1.稍微不同。
2.指細微不同處。
3.微有特異。
1.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1.小差事。
2.小規(guī)模的勞役。
1.小心;小殷勤。
2.小便宜。
1.稱所贈送禮物的謙詞。亦直指微薄的心意。
2.喻不值一提的事物。
1.小船。
1.小船。
1.古指小官。《書.立政》"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孔穎達疏"自虎賁已下﹐歷舉官名﹐言此官皆須得其人﹐不以官之尊卑為次。蓋以從近而至遠﹐虎賁﹑綴衣﹑趣馬三者官雖小﹐須慎擇其人。"一說指小官之長。蔡沈集傳"小尹﹐小官之長。"
1.猶小酌。場面簡單而隨便的飲酒。
2.小量地飲;略飲。
1.謂隱居山林。
1.即小像。
2.形象。
1.匹夫之勇。
1.小額用度。
2.猶言小才。
3.用而未盡其才﹐猶言派小用場。
1.略勝。
2.年少的俳優(yōu)。亦指年輕的演戲賣唱人。
1.傳說中的吉利神祇。
1.年長者對所敬佩的年輕者的稱呼。
2.科舉時代有科名者對未進學(xué)童生的稱呼。
1.稍有一些。
2.謂薄有資財。猶言小阜﹑小康。
1.小資產(chǎn)階級分子。
1.指仙境。
1.見"小有天"。
1.道家所傳洞府名。在河南省濟源縣西王屋山。
2.泛喻名勝地方。
1.童稚之時。
2.歌僮。
1.舊時唱歌勸酒的年輕女子。
1.凡不滿一甲(即六十)余下的日數(shù)稱大馀﹐不滿一日(包括夜)余下的分數(shù)稱小馀。"大余"﹑"小余"各分前﹑后。前"大余"指所求年天正十一月(即今所用的農(nóng)歷前一年十一月)朔那一天的干支﹐前"小余"是指這一天合朔的時刻;后"大余"是指這一年冬至那一天的干支﹐后"小余"是指冬至在這一天的時刻。前"小余"按一日九百四十分計算﹐后"小余"按一日三十二分計算。
2.泛指一日馀下的短暫時光。
1.王室使用的輕車。一名輿車。
2.泛指一般小車;小轎。
1.細碎之說。指雜錄﹑筆記體文字。
2.以描繪微小事物為內(nèi)容的雜體辭賦。
3.短暫交談。
4.細語。
1.稱晉荊州刺史庾翼。翼繼兄亮鎮(zhèn)武昌。皆有名﹐故稱。
1.傳說中吳王夫差的女兒。
2.神話中仙人侍女名。
3.泛稱侍女。
1.謂病稍痊可。
1.年輕情人間的昵稱。
2.埋怨和責罵自己孩子時的話。
1.小庭院;小院落。
1.農(nóng)歷以月僅二十九日為小月。
2.陽歷以三十日為小月。
3.小產(chǎn)。俗稱做產(chǎn)為"坐月子"﹐故稱小產(chǎn)為"坐小月子"﹐簡稱"小月"。
1.古族名『文帝初年﹐月氏的一部分人沒有西遷﹐進入南山﹐與羌人雜居﹐稱小月氏『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定西河地﹐小月氏出山﹐與漢人雜居。共有七個大種﹐分布在湟中及令居﹐稱"湟中月氏胡"。另有數(shù)百戶在張掖﹐稱"義從胡"。
2.古西域國名。公元五世紀前期﹐大月氏貴霜國王寄多羅南侵北天竺﹐占領(lǐng)五國﹐命其子在干陀羅為王﹐都富樓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稱小月氏國。五世紀后期被嚈噠所滅。
1.舊時星命家用語。謂每一年行一運﹐主一年的吉兇﹐稱小運﹐也稱流年。
2.堪輿家語。大致依《皇極經(jīng)世書》之說﹐以甲子六十年為一元﹐又以一元六十年為大運﹐一元之中每二十年為小運﹐以此定地氣之衰旺。
1.詩八病之一。又名傷音病。凡五言詩一聯(lián)中除韻腳外﹐其余九字中有相同之韻者即為犯小韻。如"客子已乖離﹐那宜遠相送"﹐子﹑已﹑離﹑宜同韻﹐即稱為犯小韻。
1.猶下等。
1.北魏時稱侍中黃門。
1.謂豆腐。
1.詈詞。猶小畜生。
1.輕便爐灶﹐多供行旅使用。
2.集體伙食標準中最高的一級。以別于"大灶"﹑"中灶"。
3.泛指用小鍋灶燒煮的飯菜。
4.比喻特殊的待遇等。
1.隨意采摘。
1.對己宅的謙稱。
1.指唐張旭。
1.庸俗而識短的人。
1.小帳幕。
2.亦作"小賬"。服務(wù)性行業(yè)收取的小費。有在正款外另行加收的﹐也有顧客隨意給的。
1.較輕的責打。
2.古代刑具之一。
1.見"小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