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由詞和詞組組成的能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
2.
量詞
用于話語或詩文。
1.
句子。
1.出自《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累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閑,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
2.出自《文心雕龍·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
3.出自《和邵山人》每吟栗里《停云》句,不作南山種豆歌。
4.出自《潼關道中》詩河聲岳色天驚句,寫出秦人血戰功。
2.
下對上陳述之詞。
1.出自《漢書·叔孫通傳》大行設九賓,臚句傳。
3.
量詞。用于言語。
1.出自《水滸傳》﹝金老﹞說了幾句言語,那官人笑將起來。
2.出自《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幸而項王無謀,被他這幾句話牢籠住了。
3.出自《家》他以為祖父至少要罵他幾句。
4.出自《暴風驟雨》大伙靜一靜,聽我說兩句。
4.
量詞。用于鐘點。
1.出自《文明小史》大家約定一句鐘在子由家里聚會同去。
2.出自《武昌兩日記》命令八月十八日下午五句時發於小朝街八十五號機關部。
3.出自《鴨綠江上》恰好這一天晚上八句鐘的時候,下了大雪,天氣非常之冷。
1.溫泉名。又稱湯泉。在安徽省黃山。
1.人皮膚上生的紅色小痣。
1.古謂紅色的下衣。
翻譯家。浙江嘉興人。1933年畢業于杭州之江大學◇任上海世界書局編輯。1941年起專事譯著,共譯出莎士比亞劇本三十一部,建國后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編為《莎士比亞全集》出版。
1.弦樂器上的紅色絲弦。
2.紅色的簾繩。
1.見"朱絲縈社"。
電影導演。江蘇太倉人。畢業于上海工業專門學校預科。1927年起先后任華北電影公司和聯華影業公司編譯部主任。1946年去香港,參與創建鳳凰影業公司。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影協理事。一生執導故事片七十余部。主要有《慈母曲》、《一板之隔》、《一年計》、《新寡》等。
1.紅色的果實。
元代數學家。字漢卿,號松庭,燕(今北京附近)人。著《算學啟蒙》和《四元王鑒》各三卷。創造了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組解法)。對垛積術(高階等差級數求和法)和招差術(有限差分法)都有貢獻。
1.杮子的一種。
1.紅漆棺材。
1.紅色絲帶。古代用以系印章﹑玉佩和帷幕之類。
1.用朱墨書寫的文字。
宋代作家∨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女。善詩、詞,詞的成就較大,風格清新含蓄。有《斷腸詩集》和《斷腸詞》。
1.甘薯的別名。
1.紅色的絲繩。
2.朱弦。用熟絲制的琴弦。
3.借指琴瑟。
1.織有紅格的絹帛或畫有紅格的紙箋。
1.用熟絲制的琴弦。朱﹑練互文為義。借指琴瑟。
1.指琴瑟上的絲弦。
1.見"朱絲弦"。
1.見"朱絲縈社"。
1.亦作"朱絲營社"。亦作"朱繩縈社"。
2.古時迷信,用紅色絲繩纏在土地神像上,認為能助陽勝陰,消除災禍。
1.指南方水涯。《文選.枚乘》"臨朱汜而遠逝兮,中虛煩而益怠。"劉良注"朱汜,南方水涯也。"一說,地名。見李善注。
清初戲曲作家。名fdc8#號fdc9b鄭江蘇吳縣人。作有傳奇十九種,今存《聚寶盆》、《十五貫》、《未央天》等九種。曾協助李玉編纂《北詞廣正譜》,與李書云合編《音韻須知》。
1.頂端有蒜頭狀物的紅漆棍棒。
1.紅色纓飾。
1.紅繩。舊時端午節用以飾門戶,謂可避邪惡。
1.用銀朱等紅顏料從碑刻或銘器上拓下的文字或圖形。
1.山櫻桃的別名。
1.紫藤。
1.用朱藤做的手杖。柔韌性好,為杖之佳品。
1.古地名『武帝時置縣,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縣境◇立為郡。南朝梁廢。唐武德初置安上縣,不久復改為朱提縣,天寶中地入南詔,移治今四川省宜賓縣安邊鎮西南。唐末廢。
2.山名。在今云南省昭通縣境。盛產白銀,世稱朱提銀。亦用作銀的代稱。
1.古代的一種優質白銀。因產于今云南昭通縣境內之朱提山,故稱。
1.紅色馬蹄。
2.借指駿馬。
1.指西南方。
1.朱紅色。
1.古代儀仗中障扇之一,用以障蔽風塵。
1.宋朱遵度的別號。
1.如網絡的紅色簾幕。古時掛于殿閣或車箱中,用以裝飾或防護。
1.見"朱帷"。
1.亦作"朱幃"。
2.紅色帳幔。
1.紅漆獸皮制的車蓋。
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宋州碭山(今屬安徽)人。曾參加黃巢起義◇叛變降唐,賜名全忠。與李克用等聯兵鎮壓黃巢起義軍,并乘機擴大勢力,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軍閥◇被進封為梁王。公元907年代唐稱帝,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被其子朱友fdcaK殺。
與白文”相對。也稱陽文”。指刻成凸狀的印文。因這種印章鈐出的印文為紅色的,故稱。
1.宋朱熹的謚號。
1.賭具。骰子的名稱。因其凹點內常涂以紅色,故稱。
2.借指賭場。
1.即赤烏。古以為瑞鳥。
1.朱紅色的屋宇。指富貴之家。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在哲學上發展了二程(顥、頤)關于理氣關系的學說,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世稱程朱學派。認為理氣相依而不能相離,但理在先,氣在后”。主張啟發式教育方法,反對死記硬背。對經學、史學、文學以及自然科學也有研究與貢獻。著作有《四書集注》、《朱子語類》、《朱文公文集》等。
1.太陽。古代稱日為朱明,而羲和為日御,合而為"朱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