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催促;使別人趕快行動或做某事。
2.
動詞
促使;使實物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加快。
3.
名詞
(Cuī)姓。
1.
催促,促使。
1.出自《說文·人部》催,相搗也……《詩》曰:“室人交編催我。”
2.出自《陳情表》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3.出自《臨江仙》詞嚴(yán)風(fēng)催酒醒,微雨替梅愁。
4.出自《留別新鄉(xiāng)方大尹》詩夜燒紅燭催春酒,曉借鳴琴寫別情。
5.出自《吶喊·一件小事》獨(dú)有這一件小事,卻總是浮在我眼前,有時反更分明,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
2.
創(chuàng)造條件,促使變化或結(jié)果及早發(fā)生。參見“催奶”、“催化劑”。
3.
摧殘。
1.出自《鹽阜區(qū)參議會開幕感賦兼呈參議員諸公》詩列強(qiáng)風(fēng)雨苦相催,腐朽猶存是禍胎。
4.
副詞。趕快。
1.出自《搜神記》聞空中語云:“催放雙甘,乃聽汝去。”
2.出自《酉陽雜俎·禮異》夫家領(lǐng)百余人或十?dāng)?shù)人,隨其奢儉,挾車俱呼:“新婦子,催出來!”至新婦登車乃止。
1.猶言鉆牛角。
1.謂不正當(dāng)?shù)刂\求。
1.見"鉆皮出羽"。
1.《后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所好則鉆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褊。"比喻極意夸飾自己偏愛的人。
1.猶鉆營。
雜技節(jié)目。淵源于古代的沖狹,后除去插入圈四周的矛、劍,而成鉆圈。明代已有這類表演。現(xiàn)代有將幾個圈擺成呂”、目”、品”等形狀,演員縱身從圈中鉆過。更有將五、六個圈排成1”形,演員縱身從最高圈中躍過。
1.因謀求名利而托人情。
1.形容味美可口。
1.比喻隱而不見。
1.打通山墻﹐與相鄰的房子或游廊相接。
1.比喻做極為困難的事。
見金剛石”(1039頁)。
1.鑲著鉆石的飾物。
1.見"坐觀成敗"。
1.因是之故,因此。
1.因連坐而收監(jiān)入獄。
2.謂輕易而獲。
1.坐收漁人之利。比喻利用別人之間的矛盾,輕易地從中取利。語本《戰(zhàn)國策.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1.猶固守;死守。
2.安坐守護(hù)。
1.謂首席。
1.白白地承受。
1.指充軍,流放。
1.見"坐樹不言"。
1.《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dú)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后因以"坐樹不言"﹑"坐樹無言"謂功高而不自矜。
1.見"坐樹不言"。
1.坐著思念。
2.猶言因而想到。
1.謂坐罪被處死。
2.徒然而死。
1.守候索取。
2.守候催促。
1.猶空談。
1.缺乏實際能力的清談客。
專門在某地刺探、收集情報的人聽說他是個坐探,你得提防點。
1.謂在溫泉洗浴。
坐在大堂上。舊指官吏在公堂上處理公務(wù)或?qū)徖戆讣@位縣太爺上任以來,很少坐堂|公一日正在坐堂,見一老婦人直入廳前,痛哭不止。
1.方言。猶積水。
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后因以"坐堂子"稱富家子弟。
1.傳說周武王時,召伯巡行南國,曾憩甘棠樹下,聽訟決獄,百姓各得其所,賦詩以懷其德。見《詩.召南.甘棠》﹑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皇霸.六國》◇以"坐棠"為稱頌官吏德政之典。
1.等待提解(案犯﹑證人等)。
1.首座;首席。
1.坐脫;坐化。
1.坐化。
1.坐化。
2.坐忘。亡,通"忘"。
1.道家謂物我兩忘﹑與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1.位置;座次。
2.供人坐的地方(多用于公共場所)。
3.泛指椅子凳子等可以坐的東西。
1.方言。壓根兒。
1.方言。謂就地不動。
1.坐和臥;坐或臥。常指日常起居。
1.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常形容心緒煩亂。
1.謂時刻相隨。
1.同"坐臥不安"。
1.猶言如坐針氈。形容很不安寧。
1.謂以誣告罪被究辦。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