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聚集。
2.
名詞
〈書〉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3.
名詞
(Cuì)姓。
4.
形容詞
草叢生的樣子。
1.
聚集;匯集。
1.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
2.出自《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適晉,說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曰:“晉國其萃於三家乎!”
3.出自《齊東野語·謝惠國坐亡》﹝謝惠國﹞萃先帝宸翰為巨帙,曰《寶奎錄》。
4.出自《準風月談·撲空》他就也只好將先前兩代的“道德”,并萃於一身了。
2.
猶群、類,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1.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出于其類,拔乎其萃。
3.
停止;棲止。
1.出自《楚辭·天問》北至回水萃何喜。
2.出自《水經(jīng)注·洭水》口已下東岸,有圣鼓杖,即陽山之鼓杖也。橫在川側(cè),雖沖波所激,未嘗移動。百鳥翔鳴,莫有萃者。
4.
至;到。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於是眾變盡,心酲醉,盤樂極,悵懷萃。
2.出自《祭馬仆射文》賀門未歸,吊廬已萃。未燕於堂,已哭於次。
5.
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兌上。
1.出自《易·萃》萃,亨。
6.
通“悴”。
1.出自《左傳·成公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2.出自《荀子·富國》勞苦頓萃而愈無功。
7.
通“崒”。參見“萃萃”。
1.出自《大雷雨過太湖》詩東西閃爍云四結(jié),如波萃萃如霞封。
2.出自《謁華山岳廟賦》祠肅肅兮山之下,神萃萃兮凜千古。
1.東漢后期被迫依附于豪強世家的一種人。
1.可供徒步行走的小橋。
1.無樂器伴奏的歌。
2.指無伴奏歌唱。
1.學徒工。
1.猶役吏。
1.復姓。北周有徒何弼。見《舊唐書.李泌傳》。《周書.李弼傳》作"徒河"。
1.見"徒何"。
1.徒卒候吏。泛指地位低下的吏卒。
1.猶徒御。
1.徒卒和甲士。
1.猶徒跣。
1.無業(yè)閑居。
白白地耗費勞力徒勞無┕Γ徒勞往返|你這樣做是徒勞的。
1.刑徒奴隸,服勞役的犯人。
2.專指獄卒。
1.徒刑或流刑。
1.猶徒奴。
1.朋輩;同伴。
2.指黨與。
3.門徒;學生。
1.旅客。
2.指同行的伙伴。
3.徒眾。
1.光身,不穿衣服。
1.備用而不施鞍轡的馬。
1.服勞役的罪犯和奴隸。
1.泛指罪犯,犯人。
1.猶徒流。
1.囚徒。
1.謂無功取祿。
①偶然;無緣無故毀譽之來,皆不徒然,不可不思。②白白地;枉然徒然勞神費力|愿言寄三鳥,離思非徒然。
1.指沒有兵器﹑鎧甲裝備的戰(zhàn)士。
2.步兵。
3.內(nèi)侍。
4.弟子,門生。《漢書.藝文志》"凡《論語》十二家"中有《孔子徒人圖法》二卷。
5.服勞役的人。
1.虛設(shè)。
1.涉水過河。
1.謂憑空而生。
1.步卒,步軍。
1.不入樂的詩。
1.猶坐食。亦謂無功受祿。
1.指服役的人。
1.空手。
體操的一種。由一系列徒手動作依照一定程序組成的身體操練。包括舉、振、擺、倒、轉(zhuǎn)、屈、伸、環(huán)繞等動作。可單人、雙人或集體做,定位或行進間做。不受器械和場地限制,是一種簡便的群眾性體操。
1.空首。謂身無甲胄。
1.庶民,民眾。
1.白水,潔凈的水。
1.白說;空說。
1.見"徒裎"。
1.猶徒裎。
1.謂只說空話而不實行。語出《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1.歲陽名,天干中戊的別稱。
1.衛(wèi)兵。
1.囚犯。
1.赤足。
將罪犯監(jiān)禁于特定場所,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刑罰。分為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
1.步行。
2.謂無事閑行。
1.空話;說空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