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副職。
2.
動詞
〈書〉輔佐。
3.
形容詞
〈書〉副。
1.
亦作“伜”
2.
副。參見“倅車”、“倅馬”。
1.出自《逸周書·糴匡》君親巡方,卿參告糴,余子倅運。
2.出自《三代因革論六》周制六鄉為六軍,六遂倅之,此民兵之制也。
3.
輔佐。
1.出自《李彤授檢校工部郎中充鄭滑節度副使王源中授檢校刑部員外郎充觀察判官各兼侍御史賜緋紫制》一可以倅戎事,一可以佐軺車。
4.
州郡長官的副職。
1.出自《雪齋記》雪齋者,杭州法會院言師所居室之東軒也……州倅太史蘇公過而愛之。
2.出自《拊掌錄》李丹大夫客都下,一年無差遣,乃授昌州倅。
5.
指充任州郡的副職官員。
1.出自《李太白真贊序》倅高平趙公,即故相之子也。
2.出自《密州通判廳題名記》未一年而君來倅是邦。
3.出自《陶庵夢憶·雪精》外祖陶蘭風先生倅壽州,得白騾……畜署中。
6.
通“粹”。見“倅毛”。粹毛,純色之毛。
1.出自《墨子·明鬼下》必擇六畜之腯肥倅毛,以為犧牲。
7.
通“萃”。居止。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威王問》倅險增壘,諍戒毋動。
1.即煤。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一種黑色固體礦物。
1.可以供開采的大面積煤層的分布地帶。
1.見"煤頭紙"。
1.用以引火的小紙卷。
1.屋中的煙塵。
1.用細碎煤炭或煤渣鋪成的路。
1.物體燃燒時冒出的煙聚積成的黑灰。是制墨的主要原料。
1.用手工開采的小型煤礦。
1.以煤油為燃料的照明燈具。
1.煤燃燒后剩下的東西。
1.小煤塊。
1.煤礦井下的工作面。
1.灰窯中結成的赤褐色土渣。
1.煤末加水制成的磚形的煤塊。用做燃料。
1.舊稱運煤的車夫。
1.草木茂盛之貌。
1.塵土飛揚貌。
1.塵土彌漫貌。
1.風起貌。亦形容風聲。
1.生物體內能轉變成酶的化學物質,例如能轉變成凝血酶的凝血酶原。
1.即梅毒。花柳病。詳"梅毒"。
2.大腿間的濕疹。
1.霉季潮濕的風。
1.謂物受潮濕而發霉變青黑。
2.形容面垢黑。
1.黑而瘦。
1.發霉腐爛。
2.猶言久蓄而無用。
1.形容面垢黑。
1.倒霉的運氣。
1.謂受潮霉爛。
1.農歷四五月間﹐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雨水極多﹐空氣潮濕﹐衣物等容易發霉﹐稱"霉天"。因正逢梅子成熟﹐故又稱黃梅天。
1.指倒霉的事。
1.梅雨。黃梅季節下的雨。
1.相隨貌。
1.同"蘼蕪"。
1.常常。
2.猶往日,往常。與"今日"相對。
3.平時,平常。
1.猶往常﹑往日。
1.每次。
1.《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文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高袪數為我言趙將李齊之賢,戰于巨鹿下。今吾每飯,意未嘗不在巨鹿也。'"后以"每飯不忘"謂時刻不忘。
1.每當遇到。
1.古詩的韻法之一,又名全韻詩,即一首詩中每句末字皆押韻。
①副詞。往往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每每在放工后買一碗酒喝。②(mèimèi)混沌不開的樣子京垓年歲之中,每每員輿正不知幾移幾換而成此最后之奇。
1.小牛。
英國報紙。日報。1855年在倫敦創刊。曾與《晨郵報》合并而稱《每日電訊和晨郵報》,后恢復原名。該報支持英國保守黨。現在倫敦和曼徹斯特兩地出版。
1.同"每日價"。
1.猶言每一天,天天。價,語助詞。
1.猶往日。
1.猶整天。
2.猶言每一天。
1.貪生。
遇到每件事情都要請教。《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后指遇事多向人請教,多調查研究。
1.見"每下愈況"。
1.《莊子.知北游》"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于監市履猯也,每下愈況。'"意謂估量豬之肥瘦,越近豬的腳脛越能顯出它是否真肥。比喻越是從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道"的真實情況。況,由比照而顯明◇用以指情況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