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兵器的總稱。
2.
動詞
〈書〉拿著(兵器)。
3.
動詞
憑借,依靠。
4.
名詞
指戰(zhàn)爭或戰(zhàn)斗。
5.
名詞
比喻緊張的工作、事情。
6.
動詞
壯;使增強。
1.
弓、矛、劍、戟等兵器的總稱。
1.出自《普曜經(jīng)·四出觀品》立諸宿衛(wèi)勇猛之士,被鎧執(zhí)仗於四城門,皆敕眾兵勿有遺漏,將無太子舍吾出家。
2.出自《宋書·孝武帝紀》遠近販鬻米粟者……其以仗自防,悉勿禁。
3.出自《北齊書·神武帝紀下》孫騰帶仗入省,擅殺御史。
4.出自《南史·顧琛傳》上問琛庫中仗猶有幾許?琛詭辭答有十萬人仗。
5.出自《新唐書·楊弘禮傳》帝自山下望其眾,袍仗精整,人人盡力,壯之。
2.
儀仗隊;保衛(wèi)部隊。
1.出自《北齊書·平秦王歸彥傳》及武成即位,進位太傅,領(lǐng)司徒,常聽將私部曲三人帶刀入仗。
2.出自《舊唐書·李密傳》密以父蔭為左親侍,嘗在仗下。
3.出自《新唐書·儀衛(wèi)志上》凡朝會之仗,三衛(wèi)番上,分為五仗,號衙內(nèi)五衛(wèi)。
4.出自《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恭紀》詩放仗幾家籠蜜炬,緩歸騎馬月中村。
3.
戰(zhàn)斗;戰(zhàn)爭。
1.出自《保衛(wèi)延安》這里實在好啊!將來仗打完了,說不定我們還會來這里搞建設(shè)。
2.出自《東方》這種仗規(guī)模雖小,因為便于發(fā)揮我軍近戰(zhàn)夜戰(zhàn)的特長,往往能成班成排地全殲敵人。
4.
憑借,依靠。
1.出自《史記·春申君列傳》王若負人徒之眾,仗兵革之彊……臣恐其有后患也。
2.出自《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詩離別不堪無限意,艱危深仗濟時才。
3.出自《清平樂》詞憑仗東風吹夢,與郎終日東西。
4.出自《送沈張諸君赴延安》詩八載睽離望關(guān)陜,五年風雨仗延安。
5.
執(zhí),拿著。參見“仗劍”、“仗策”、“仗錫”。
1.出自《水滸傳》只見那生鐵佛崔道成仗著一條樸刀,從里面趕到槐樹下來搶智深。
2.出自《南腔北調(diào)集·真假堂吉訶德》看他在黑夜里仗著寶劍和風車開仗,的確傻相可掬,覺得可笑可憐。
1.見"棲影"。
1.棲息寄居。
1.掛在樹上的水草。《詩.大雅.召昮》"如彼歲旱,草不潰茂,如彼棲苴。"朱熹集傳"棲苴,水中浮草棲于木上者。"后用為窮困窘迫的典實。
1.亦作"棲聚"。
2.棲息集聚。
1.踞坐。
1.《淮南子.繆稱訓》"昔東戶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遺,耒耜余糧,宿諸畮首。"謂馀糧存放于田頭◇因以"棲糧"稱頌豐年盛世。
1.放置,陳放。
1.清代收留難民﹑流民的專門機構(gòu)。
1.寄身他鄉(xiāng)。
2.指旅居之處。
1.《初學記》卷九引《子思子》"東戶季子之時,道上雁行而不拾遺,耕耨余糧宿諸畝首。"后遂以"棲畝"謂將馀糧存積田畝之中,以頌豐年盛世。
1.謂處于暮年。
1.棲宿于樹上的鳥。
2.歸鳥。
1.亦作"棲鳥于泉"。
2.使鳥停息于泉中。比喻不能實現(xiàn)的事。
1.亦作"棲盤"。
2.寄居盤桓。
1.安貧。
1.居撞身。
忙碌不安的樣子棲棲惶惶。
忙碌不安的樣子棲棲惶惶。
1.亦作"棲棲默默"。
2.忙碌而失意貌。
1.見"棲憩"。
1.見"棲遲"。
1.亦作"棲情"。
2.寄托情志。
1.指隱逸山林。
1.《三國志.魏志.張臶傳》"正始元年,戴鵀之鳥,巢臶門陰。臶告門人曰'夫戴鵀陽鳥,而巢門陰,此兇祥也。'乃援琴歌詠,作詩二篇,旬日而卒。"后因以"棲鵀"謂死亡的預兆。
1.棲息于山。指隱遁。
暫時居住棲身之所。
1.亦作"棲神"。
2.凝神專一。為道家保其根本,養(yǎng)其元神之術(shù)。
3.謂死后安息。
4.指止息,安居。
5.猶入定。
1.指墓地。
1.亦作"棲宿"。
2.寄居;止息。
1.居留之地。
1.亦作"棲退"。
2.隱退。
1.見"棲托"。
1.亦作"棲蝸"。
2.《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因以"棲蝸"為典,比喻所處所爭者十分渺小。
1.晩宿的歸鴉。
1.亦作"棲梧"。
2.《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鄭玄箋"喻賢者待禮乃行,翔而后集……鳳皇之性,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孔穎達疏"諸書傳之論鳳事,皆云食竹棲梧。"本謂鳳凰息于梧桐樹上,后用以指賢者擇明主而從或明君禮賢下士。
①止息;歇宿一群歸鴉,棲息在林間。②指隱居棲息煙霞。
1.隱居的賢士。
1.謂憑險而據(jù)守。
1.亦作"棲翔"。
2.止息與飛翔。
1.棲止,歇息。
1.亦作"棲屑"。
2.奔忙不安貌。
1.亦作"棲心"。
2.猶寄心。
1.猶游憩。
1.唐盧仝《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后因以"棲鴉"比喻稚嫩拙劣的字。多作謙辭。
1.亦作"棲巖"。
2.棲息于山巖。指隱居山林。
1.猶隱居。
1.隱居賦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有《棲逸》篇。
1.寄寓心意。
1.亦作"棲翼"。
2.指安身之處。
1.亦作"棲音"。
2.停止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