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放置,陳放。
1.直言陳說。亦指嚴厲正直的言辭。
1.謂高筑殿堂。
2.高大的殿堂。
舊時民眾抗拒統治者抓壯丁。
外毒素侵入后,機體內所產生的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質。
1.對抗。
1.抵抗與進犯。
2.犯顏抗論。
1.激昂憤慨。
1.舉瓠。
1.高尚。
1.抗衡,對抗。
對抗,不相上下對方實力強大,無法與之~。
發生洪水時,采取措施避免造成嚴重災害~救災。
1.謂堅守高尚的情懷。
抵抗并且反擊~敵人。
1.亢極;熾盛。
1.搬運工的舊稱。
1.堅守節操。
1.舉旗。
1.斬首。
抵抗和拒絕奮力~ㄧ~命令。
抗生素的舊稱。
1.靠近舊壙下首的墓穴。
1.高亢響亮。
彼此以對等的禮節相待分庭抗禮|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
1.謂力能舉起。
2.抵抗力。
1.高尚嚴正。
2.聲音高亢,容色嚴厲。
3.振奮。
拒絕交納糧食。
1.立論。
2.大聲爭論。
3.相對晤談。
4.謂在言論上相抗衡。
5.抗議。
1.高超豪邁。
1.揚眉。不屈貌。
1.抗衡媲美。
中國人民志愿軍為援助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保衛本國安全而進行的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7月,以美國軍隊為主組成所謂聯合國軍”入侵朝鮮,并把戰火引向中國邊境。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并于19日開赴朝鮮前線,與朝鮮人民軍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軍。同時,在國內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群眾運動。1950年10月25日至次年6月10日為運動戰階段,經過五次戰役,將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由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1951年6月中旬至1953年7月27日為陣地防御戰階段,粉碎敵軍的多次進攻和絞殺戰”、細菌戰等,迫使敵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拒絕接受命令;違抗命令。
1.抵敵;抗衡。
1.違抗,抗拒。
1.猶對抗。
1.猶動魄。
1.志氣高亢貌。
1.謂志行卑污。
1.《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后以"濫竽"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有時也表示自謙。
2.比喻以劣充優。
齊宣王用三百人吹竽,南郭先生不會吹,混在中間充數(見于《韓非子 ·內儲說上》)。比喻沒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數,或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數。
1.謂不稱職而忝列其位。
1.笑而嘆息。
1.土地平曠。
1.即藍尾酒。唐宋時宴飲巡酒至末座,俗稱藍尾,又作婪尾。
1.火勢蔓延。
2.引申為火焰飄動貌。
1.猶瑯玕。美玉,美石。
1.消歇,消沉。
2.猶闌干。縱橫貌。
3.玉佩聲。
1.男子多才,女子美貌。謂男女雙方相稱,姻緣美滿。
1.郎中,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