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淮南子.繆稱訓》"昔東戶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遺,耒耜余糧,宿諸畮首。"謂馀糧存放于田頭◇因以"棲糧"稱頌豐年盛世。
1.隱藏;隱秘。
1.隱晦不顯。
1.昏黑;灰黑。
2.指邪惡的意念。
1.懵懂;昏暗。
1.唐代節日名。在正月晦日。
1.使日色昏暗。
2.指晦日,晦節。
1.昏暗。芒,通"茫"。
1.指光線昏暗。
2.指社會黑暗,世道混亂。
3.愚昧。
1.昏暗,陰暗。
2.猶愚昧。
3.隱晦不明;凝不清。
1.昏暗。比喻政治黑暗無道。
1.見"晦蒙"。
1.亦作"晦曚"。
2.昏暗。
3.喻世道昏亂。
4.隱晦凝。
1.秘藏不露。
1.隱沒。
1.隱名。
〈書〉①夜間和白天。②昏暗和晴朗。
也作晦暝”?;璋担魂幊晾纂娀挹ぃ斓鼗揸浴?/p>
1.沉默;緘默。
1.隱蔽不露。
1.謂文辭隱晦生僻。
①不吉利;倒霉真~,剛出門就遇上大雨。②指人倒霉或生病時難看的氣色滿臉~。
1.指農歷月終月不出現。
1.晦澀不暢。
1.變為昏暗之色。亦指暗色。
1.暗淡而虧缺。
1.指姓名不見于史傳的人士。
〈書〉從農歷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也指從天黑到天明。
1.夜讀。
1.隱晦與虛假。
1.謂隱伏與顯達。
1.夜晚與天明。
1.隱藏本心。
1.猶湮沒。
1.猶養晦。謂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1.昏夜;黑夜。
2.晦日之夜。
1.謂晏寢過度。
1.所存無幾。
1.晦澀不通。
1.茂密的荒草。
1.謂憑個人好惡﹐不符事實地編寫史書。
1.雜草。
1.雜草;惡草。
1.污染。
1.又臟又臭。
2.指不潔之物。
1.穢惡之行;淫亂的行為。
2.謂自污濁其行。
1.謂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1.污辱;輕慢。
1.污濁;淫亂。
1.邪惡;污濁。
1.污濁。比喻過失﹑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