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淾”。亦作“飮”。
2.
喝。
1.出自《詩·鄭風·女曰雞鳴》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2.出自《莊子·逍遙游》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3.出自《水調歌頭·游泳》詞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3.
專指喝酒。
1.出自《書·酒誥》越庶國,飲惟祀。
2.出自《浣溪沙》詞日暮飲歸何處客,繡鞍騘馬一聲嘶,滿身蘭麝醉如泥。
3.出自《沈秀英傳》友人王笠舫招飲。
4.出自《女神·女神之再生》我們欲飲葡萄觥,愿祝新陽壽無疆。
4.
猶吸。
1.出自《楚辭·遠游》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2.出自《齊民要術·作醬法》率:十石醬,用黃蒸三斗。鹽水多少,亦無定方;醬如薄粥便止。豆干,飲水故也。
5.
漱。
1.出自《儀禮·公食大夫禮》賓坐祭,遂飲奠於豐上。
6.
隱沒。參見“飲羽”。
1.出自《漢書·游俠傳·朱家》所臧活豪士以百數,其余庸人不可勝言。然終不伐其能,飲其德。
2.出自《金史·太祖紀》追射之,中其背,飲矢之半。
3.出自《南宮生傳》終飲其德不言。
7.
受;享受。
1.出自《唐故朝散大夫河南獨狐公靈表》溫江人飲公之化,逋者復,疲者悅,善者勸,不善者知恥。
2.出自《葉嘉傳》吾植功種德,不為時采,然遺香后世,吾子孫必盛于中土,當飲其惠矣。
3.出自《星》她……無憂愁,天恐懼地飲著她自己青春的幸福!
8.
含忍。參見“飲恨”。
1.出自《恨賦》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2.出自《李訓論》惟其不用二臣,而委之訓與鄭注,是以事敗謀泄,害及忠良蹀血觀闕之前,不勝飲恨而已。
3.出自《飛》無數愛國者一腔熱血,盡付東流,半世奔波,終身飲恨。
9.
酒。
1.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王聞之,召子反謀谷陽豎獻飲於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見。
10.
指水。
1.出自《左傳·成公二年》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
11.
泛指飲料,漿湯。
1.出自《周禮·天官·酒正》辨四飲之物。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
2.出自《禮記·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
3.出自如:冷飲。
12.
指酒席。
1.出自《戰國策·秦策一》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
2.出自《韓非子·十過》戎王許諾,見其女樂而悅之,設酒張飲,日以聽樂。
13.
指飲酒禮。
1.出自《陽禮教讓賦》先王制陽禮於百姓,興民讓於九州,睹射飲之斯在,知政教之所由。
14.
中醫指一種服用不定時不定量的湯藥。
1.出自《睡起聞米元章冒熱到東園送麥門冬飲子》詩開心暖胃門冬飲,知是東坡手自煎。
2.出自《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三·香薷飲》飲與湯稍有別:服有定數者曰湯,時時不拘者名飲。飲因渴而設。
15.
中醫病證名。
1.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民病飲積,心痛,耳聾。
2.出自《醫宗金鑒·張仲景〈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p>
3.出自《醫宗金鑒·張仲景〈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飲,水病也。
1.成層的云。
1.鍤如云集﹐杵如雨下。形容迅速地挖泥搗土。
1.高處的鳥窠。
2.隱居修道之處。
1.指男女歡會之時。
1.《史記.孝武本紀》﹕"文成言曰﹕'上即欲與神通﹐宮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畫云氣車。"以云彩為裝飾花紋的車子。亦泛指華貴之車。
2.傳說中仙人的車乘。仙人以云為車。故稱。
3.古代作戰時用以窺察敵情的樓車。
4.立式絞車﹐是一種用人力絞轉的起重器具。
1.《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練時日》﹕"靈之車﹐結玄云……靈之下﹐若風馬。"后用"云車風馬"指神仙的車乘。
1.猶言煙消云散。
1.遙遠的路程。
2.喻遠大的前程。指得意的仕途。
3.云中之路。
1.傳說中龍的別稱。
2.喻指駿馬。
3.有云螭為雕飾的杯盤。
1.高山頂上的池水。
1.有云狀紋飾的管樂器。
1.指陰暗的天色。
1.喻指男女間離別之情。
1.喻指離情別愁。
1.聳立的云。
2.高聳貌。
1.銀河。
1.亦作"云窗"。亦作"云竢"。
2.華美的窗戶。常以指女子居處。
3.云霧繚繞的窗戶。借指深山中僧道或隱者的居室。
1.為云霧繚繞的窗戶和居室。借指高聳入云的樓閣。亦指建于極高處的樓閣。
1.同"云窗霧閣"。
1.指華美的居處。
1.指華美幽靜的居處。
1.猶言云窗月戶。
1.見"云床"。
1.神仙所乘之車。以云為之﹐故云。
1.高山上的祠廟。
1.會聚﹔會合。
1.語出《詩.齊風.敝笱》﹕"齊子歸止﹐其從如云。"后用"云從"比喻隨從之盛。
2.借指隨從者。
1.駿馬。因奔馳如騰云﹐故稱。
1.云飛行向前。
1.謂如云霧的疾行。
1.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1.云氣籠罩的村落﹑山村。
1.帶狀的云。
1.道士燒煉的丹藥。
1.云母的一種。
1.像烏云一樣黑。語出晉潘岳《藉田賦》﹕"青壇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1.云霧籠罩的海島。
1.高山上的石級。
1.云中的小水滴﹐直徑約為四至一百微米。
1.高大的宮殿樓閣。
2.為云霧繚繞的居室。
1.空中的雕鳥。
1.山名。在四川境內。
2.山名。在浙江省瑞安縣東。
3.高山頂上。
1.謂天氣寒冷時陰云凝聚。
1.高入云表的梁棟。
1.洞名。在江西省上饒縣西。天欲雨時先有云出﹐故名。宋辛棄疾有《水調歌頭.九日游云洞和韓澗尚書韻》詞。鄧廣銘箋注"《上饒縣志》卷五﹐《山川志》'云洞在縣西三十里開化鄉天欲雨則興云。'"
2.云霧繚繞之山洞。
3.指隱逸者或仙人的居處。
1.蒙古語音譯。意為帶刀的人,元代用以名皇帝的侍衛官。
1.便轎。
2.高處的雀巢。
3.繡花的兜肚兒。
1.蕓豆。菜豆的通稱。
1.菜豆種子磨成的粉。
1.猶言云氣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