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陰”。
1.出自《東京賦》玄謀設而隂行,合二九而成譎。
1.護衛。
1.輔佐宣揚。
1.恭敬謹慎貌。
2.整齊貌。
3.莊嚴雄偉貌。
4.蕃盛貌;隆盛貌。
5.眾多貌。 6.飛動貌。
1.形容恭敬小心,絲毫不敢疏忽懈怠。
1.猶承運。意為承奉天命。
1.亦作"翼贊"。
2.輔佐。
3.指帝王的輔弼之臣。
1.謂如鳥展翅。形容分布貌。
1.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軫宿。古為楚之分野。
1.輔助。
1.翼助子孫。《詩.大雅.文王有聲》"貽厥孫謀,以燕翼子。"《禮記.表記》引此詩,孔穎達疏"燕,安也;翼,助也。言武王能安助其子孫也。"一說"子"應讀為"慈","翼子"應訓為"覆翼慈愛"。見于省吾《澤螺居讀詩札記.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1.輔佐。
1.胸懷抱負。
1.想當然﹐任意推斷。
1.只憑推測來辨別。
1.主觀地推測。
2.主觀的測度。
1.主觀所出。
1.猶臆測。
1.主觀地斷定。
1.主觀推測。
1.憑臆測而下的決斷。
2.主觀地判斷。
1.猶意對。以胸臆為對。語出《文選.賈誼》"鵩乃嘆息﹐舉首奮翼﹐口不能言﹐請對以臆。"李善注"請以臆中之事以對也。"
1.憑臆測改動文字。
1.即胸骨。
1.亦作"胑見"。
2.個人的私見;主觀的看法。
3.用為謙詞﹐猶言淺見。
1.主觀地決斷。
2.主觀的決斷。
1.猶意料。
1.猶武斷。
1.胸前的肉。
1.只憑個人想象的說法。
2.主觀地毫無根據地敘說。
1.主觀推算。
1.主觀想象。
1.猶言主觀想象。
1.猶杜撰。
1.神經官能癥之一。也稱歇斯底里(hysteria)。多由精神受重大刺激引起。發作時大叫大鬧﹐哭笑無常﹐言語錯亂﹐或有痙攣﹑麻痹﹑失明﹑失語等現象。參見"歇斯底里"。
1.《谷梁傳.僖公十六年》"六鶂退飛,過宋都。"《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宋襄公區靪自用,不容臣下,逆司馬子魚之諫,而與強楚爭盟,后六年為楚所執,應六鶂之數云。"后用"鶂飛"作為春秋末期宋襄公在泓之戰中敗于楚的典故。
1.指處境的不利或仕途的失意。
1.指鵝尾。
1.亦作"鶃鶃"。
2.鵝鳴聲。亦借指鵝。
1.水面的波紋。
1.草木叢密。
2.指叢密的雜草。
1.答應聲。
1.呼應。
1.候門。亦指候門者。
1.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謂﹕唐代崔護清明郊游﹐至村居酒渴求飲。有女應門﹐以杯水至﹐"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意屬殊厚。"明年清明再訪﹐"門墻如故﹐而已鎖扃之"。因題詩于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后用為典故。
1.賞賜酒食,犒勞士兵。
1.新釀成的白酒。
1.放下農具。
1.消釋貌;忘懷貌。
1.見"醳柿"。
1.亦作"醳柹"。
2.指浸漬泡熟的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