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馬屁股后的秋軸和馬鞍兩側的腳踏。
1.茶湯名。
1.甜杏粥。
1.晉葛洪《神仙傳.董奉》"奉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病重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計得十萬余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獸游戲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蕓治也◇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倉,示時人曰'欲買杏者,不須報奉,但將谷一器,置倉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奉每年貨杏得谷,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歲二萬余斛。"后因以"杏田"為隱者為民謀益的典實。
1.亦稱"杏子眼"。
2.如杏子形狀的眼睛。多以形容女子的美目。
1.指馬鞍。以其形如杏葉,故稱。
1.金盞草的別名。
1.即杏葉鞍。
2.借指備有杏葉韉的馬。
1.亦稱"杏參"。
2.多年生草本。或名薺苨。根入藥,稱南沙參。
1.即杏葉沙參。
1.指杏花。
1.亦稱"杏膏"。
2.用杏實炮制成的脂膏。
1.杏花雨。
1.杏樹園。
2.園名。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唐代新科進士賜宴之地。
3.泛指新科進士游宴處。
4.古黃河渡口名。唐郭子儀曾自此渡河討安慶緒。今為河南省汲縣杏園鎮。
1.詞牌名。雙調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韻;后段四句,三平韻。
1.借指進士。
1.登進士及第的歷程。
1.科舉時代帝王恩賜新科進士的宴會。
1.杏樹園林。
2.泛指新科進士游宴處。
1.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時寒食節食品之一。
1.杏花的裝扮。指粉紅色。
1.杏樹的果實。
1.見"杏眼"。
1.姓氏行第。姓下加排行以代姓名。如元稹稱元九,張籍稱張十八之類。
1.姓氏。
2.夜晚識別敵我的一種暗號,如口令。
1.姓和名字。
1.姓和氏。姓﹑氏本有分別,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漢以后,姓﹑氏不合一,通稱姓,或兼稱姓氏。
2.指姓名。
1.姓氏郡望。
1.姓氏宗族的源流系統。
1.姓氏和名字,猶姓名。
1.大族,望族。
2.姓氏家族。
1.猶寵愛。
1.謂受寵幸。
1.謂車輪軋過的草。因其屈伏地面,不易燔燒,故云。
1.敬辭。猶言明察。
1.帝王寵愛的倡優。
1.帝王寵幸嬖愛的臣子。
1.幸蒙。
1.謂因得寵而隨從。
1.僥幸生存;僥幸保存。
1.謂將僥幸之人置于左右。
1.寵愛優遇。
1.猶言恰當,正處在。
1.幸而;幸虧。
2.有幸能夠。
1.猶幸門。
1.薄幸,無情義。
1.猶言很多。
1.企望得到恩寵。
2.恩寵。清洪升《長生殿》有《幸恩》一出(第七出)。
1.猶幸人。
個人由于理想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滿足。追求幸福是人們的普遍愿望,但剝削階級把個人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并把個人幸福建立在被剝削階級的痛苦之上。無產階級則把爭取廣大人民的幸竿實現全人類的解放看作最大的幸福。認為幸福不僅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依賴集體幸福,集體幸福高于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勞動和創造。
1.我國解放后由國家或集體舉辦的收養孤獨老人而使他們得以安度晩年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