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躞蹀”。見“蹀躞”,〈書〉①小步走路。②顫動;顫抖。
1.
亦作“??”。
2.
見“躞蹀”。小步行走貌。
1.出自《聞見異辭·塑神鎮鬼》候至三四更,西北角倏走出一女郎,躞蹀步到二人前,有下拜之象。
3.
見“躞蹀”。徘徊。
1.出自《愛妾換馬》詩嬋娟躞蹀春風里,揮手搖鞭楊柳堤。
2.出自《香雪海·懷傅雷》我在僻靜的凈寺一帶躞蹀了大半天,想來想去,想不透怎么會發生這樣一個大轉折。
4.
書畫卷軸的軸心。
1.出自《書史》古囊織褾可復得,白玉為??黃金題。
2.出自《畫品·金題玉躞》《海岳書史》云:隋唐藏書皆金題、玉躞,錦??、繡褫。金題,押頭也;玉躞,軸心也。
3.出自《履園叢話·收藏·總論》雖金題玉躞,插架盈箱,亦何異于市中之骨董鋪邪?
1.見"琦魁"。
1.珍貴的財物。
1.奇巧,巧技。
清末官員。滿洲正黃旗人。曾任直隸總督。1840年,英艦北犯大沽,要挾談判。他奉命與義律談判。旋任欽差大臣抵廣州,主張對英妥協◇被革職。1853年任欽差大臣,建立江北大營對抗太平軍◇病死。
1.謂珍奇而可玩賞。
1.美玉。
2.浮華;華麗。
3.奇特;珍奇。
1.高尚的行為。
1.奇異的珍寶。
1.仙草。
1.指華美的宮殿。
1.美玉。比喻珍貴之物。
1.亦作"琪華"。
2.仙境中玉樹之花。
3.指瑩潔如玉的花。
1.古人謂仙境中的花草。
2.指名貴的花草。
1.古人謂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1.仙境中玉樹之花。
1.見"琪花"。
1.玉佩。亦指玉佩相擊聲,比喻美妙的言辭。
1.仙境中的玉樹。
2.樹名。
3.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
4.指枝條被雪覆蓋的樹。
1.幸福。
1.安詳貌,安泰無憂貌。
1.金龜子的幼蟲﹐長寸許﹐居于土中﹐以植物根莖等為食﹐為主要地下害蟲。
1.《詩.衛風.碩人》"領如蝤蠐。"后因以"蠐領"比喻美女的頭頸。
1.下棋賭輸贏。
1.如同棋盤上的棋子一樣繁密分布。
1.猶棋會。
1.即棋盤。特指圍棋盤。
2.下圍棋時的布局,亦喻政治形勢。
1.棋手。善弈棋者。
1.下棋的癖好。
1.棋手的品第;棋藝的等級。
2.指下棋時所表現的品行。
1.即棋盤。
1.猶棋客。
1.猶棋布。
1.即棋子。下棋用的棋具。
2.喻指棋子型的塊狀物或圖樣。
1.見"鬾華"。
1.亦作"鬾花"。
2.即茉莉花。
3.曼陀羅花。
1.山茱萸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山茱萸》。
1.指纓絡之類裝飾品。印度風俗,男女多取花朵相貫,以飾首或身。
1.花名。傳說為佛說法時,天雨之花﹐即曼陀羅,可為飾品。
2.借指佛。
1.美發。
1.即鬿雀。
1.古代食店外出兜售食品的小廝。
1.頭發散亂貌。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鳥,能食人。
1.亦作"旗牓"。
2.指標有名號的旗子與榜文。
1.見"旗榜"。
1.清制﹐發給新中式舉人﹑進士樹旗立匾于宅門的銀兩。
1.亦作"旗兵"。
2.八旗兵丁。
1.猶言星羅棋布。
1.旗與常。旗畫交龍﹐常畫日月﹐是王侯的旗幟。語本《周禮.春官.司常》"日月為常﹐交龍為旗……王建大常﹐諸侯建旗。"
2.借指王侯。
1.儀仗中有羽飾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