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氣;煙霧。
1.出自《挽歌》悲風徽行軌,傾云結流靄。
2.出自《雨霖鈴》詞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3.出自《西廂記》夜深香靄散空庭,簾幕東風靜。
4.出自《渾河的急流》在平時,這兒應該有炊煙四起了,但是沒有,除了早煙就是朝靄。
2.
籠罩貌。
1.出自《秦王卷衣》詩秦王宮闕靄春煙,珠樹瓊枝近碧天。
2.出自《發(fā)鄆州喜晴》詩余子戒明發(fā),飛霧靄郊丘。
3.出自《六月五日偶成》詩坐看青苔欲上衣,一池春水靄余暉。
3.
引申為繚繞。
1.出自《落月》詩蚊聲靄窗戶,螢火繞屋梁。
4.
晦暝貌。
1.出自《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詩飛雨祠上來,靄然關中暮。
2.出自《晚次湖口有懷》詩靄然空水合,目極平江暮。
5.
濃盛貌。
1.出自《中國文學之概觀》惟《陳情》一表,仁孝之意靄如。
6.
通“藹”。和氣貌。
1.出自《絳紗記》老人置其網,靄然言曰:“客何謂而泣也?”
2.出自《山家清供·香圓餅》一日,書余琴罷,命左右剖香圓作二杯,刻以花,溫上所賜酒以勸客,清介靄然,使人覺金尊玉斝皆埃壒矣。
1.景升,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字,表與其子琦琮皆碌碌無為,故世以"景升豚犬"謙稱自己的子女。
1.優(yōu)美的景色。亦謂景色優(yōu)美。
1.猶天運。
1.盛美;盛明。
1.列星。
1.見"景撰"。
明代宗(朱祁鈺)年號(公元1450-1456)。
1.猶附和。
1.指幻覺中的境界﹑現(xiàn)象。
1.崇高的聲望。
2.仰慕。
可供觀賞的景致和事物山川秀麗,~宜人。
1.猶影從。
1.黃昏;天黑。
1.太陽西斜。
1.猶景象。
1.大的祥瑞。
2.景象,情狀。
1.亦作"景向"。亦作"景鄉(xiāng)"。
2.如影隨形,如響應聲。
3.影子與回響。比喻無根據的﹑傳聞的﹑不可捉摸或牽強附會的。
1.猶思慕。
1.見"景象"。
1.亦作"景星鳳凰"。
2.傳說太平之世才能見到景星和鳳凰◇因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1.見"景星鳳皇"。
1.猶言景星鳳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崇高的德行。語出《詩·小雅·車fe29(xi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之。)
1.美好的節(jié)令。
1.光芒;光焰。
1.指南朝陳后主的貴妃張麗華。
1.地名。在今山東省陽谷縣城東南景陽岡村。《水滸》故事中武松打虎處。
1.南朝陳景陽殿之井,又名胭脂井。禎明三年,隋兵南下過江,攻占臺城,陳后主聞兵至,與妃張麗華投此井。至夜,為隋兵所執(zhí),后人因稱此井為辱井。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側。
1.見"景陽鐘"。
佩服尊敬;仰慕~先生的為人。
1.亦作"景耀"。光芒;光彩照耀。
2.景星的光芒。
1.見"景曜"。
1.大業(yè)。
1.丙夜,夜三更時。
1.影印。用照相或化學的方法制版印刷,多用于翻印書籍或圖表等。
1.祥云;瑞云。
1.好時運。
1.亦作"景?"。
2.太陽偏西。
1.吉祥的征兆。
1.猶景仰。語本《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冬至之景。
風景西山有幾處好~。
1.見"景鐘"。
1.仰慕推重。
1.大力援助。
1.古代測日影的標竿。
1.亦作"景譶"。
2.沒有根據地編造;虛構杜撰。
1.景福。
2.比喻帝業(yè)。
1.警報,告急的通知或信號。
1.警戒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