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腿腳有毛病,走起路來身體不平衡,向兩邊搖晃。
1.
足瘸。
1.出自《易·履》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2.出自《北史·李諧傳》因癭而舉頤,因跛而緩步,因謇而徐言,人言李諧善用三短。
3.出自《有志者》這位老先生腳有點兒跛,身體似乎差些。
2.
瘸腿的人。
1.出自《北史·魏紀三·高祖孝文帝》路見眇跛,停駕親問,賜衣食,復終身。
2.出自《記園中草木·榆》詩古人無棄物,守圃嘗用跛。
3.出自《官賑謠》女號母,夫號婦,強率弱,稚隨耇,瞽循墻,跛昂首。
3.
跛行,走起路來身體不平衡。
1.出自《活人塘》拄住小棍,仍裝著跛子跛到廟后,呆呆看著小圩子里一座大碉堡。
2.出自《組織部新來的年青人》傳達室的工人,復員榮軍老呂微跛著腳走出。
4.
鈍拙。
1.出自《和子由〈論書〉》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
1.順應世情。
1.見"和隨"。
1.亦作"和隋"。
2.卞和與隨侯。亦謂稀世珍寶和氏璧與隨侯珠。
1.溫和安祥。
2.和順太平。
1.符合題旨,從正面立論。
1.和順恭敬。
1.猶和美。
1.調和;和暢。
2.中和通達。
3.和洽。
4.通好。
1.指春秋時代兩個互為對應的常用語⊥謂可否相濟,相輔相成;同謂單一不二,無所差異⊥能生物,同無所成。
2.和睦同心。
3.調和。
4.伙同;合伙。
5."和光同塵"的略語。
1.棺材首尾兩端部分。亦專指前端部分。
1.溫和謙讓。
1.比喻母親教子勤學。
1.適口之食。
2.調和五味。
日本文。
1.猶隨俗。
1.猶和解。
比喻無原則地用調和、折中的辦法處理事情他辦事堅持原則,不和稀泥。
1.謂跟隨著歌聲學習。
1.和洽喜悅。
1.同弦音不協調。
2.音樂術語。稱和聲的結構單位。在多聲部音樂中,按著三度或非三度音程關系排列起來的三個以上的音的結合,叫和弦。
1.佛教語。以種種香末和為一丸,比喻一法之中具無量佛法。
1.亦作"和葉"。
2.和睦相處。
3.謂使之和睦相處。
4.同心協力。
5.使和諧;協調。 6.猶和合。謂男女歡聚。
1.使心境平和。
1.猶袖手。
1.指溫暖的陽光。
1.謂和諧地回旋。
1.猶和戎。
1.溫順而馴服。
1.和睦謙遜。
1.溫和文雅。
2.謂樂曲的聲調和諧雅正。
3.指詩詞的風格和平雅正。
1.溫和的言辭。
2.謂舒緩出氣以發聲。
形容態度和藹可親。
1.調制藥物;調和藥物。
1.見"和協"。
1.指人體中的元氣和津液。
2.平緩的水。
1.亦作"和壹"。
2.和合一致;和睦同心。
1.謂不脫衣服。
1.見"和一"。
1.合適,舒服。
1.猶溫和;和諧快樂。
1.謂使事物各得其宜,不相妨害。
2.猶德義。
交戰雙方關于恢復和平的談判。
1.和悅。
1.平和之音;和諧之音。
2.音樂術語。同時發響的若干個音。
1.猶和鳴。
1.指車鈴之聲相應。
2.和氣感應。
1.溫和雍容。
2.猶和諧。
3.古代撤膳時所奏的和諧的音樂。
1.謂百姓和諧而財用豐足。
1.和睦友愛。
1.舊指以種種誘惑方法使未滿二十歲之男女或有配偶之人脫離監護人或家庭。參閱《清律.刑律.賊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