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娞”。
2.
挽以登車的繩索。
1.出自《儀禮·士昏禮》婿御婦車授綏,姆辭不受。
2.出自《史記·張儀列傳》張儀至秦,詳失綏墮車,不朝三月。
3.出自《還山詩》仆夫理前綏,逝駟鳴階除。
4.出自《鳳氏經說·車上器》手挽升車者曰綏,尊者之綏曰良,御者之綏曰散。
3.
安;安撫。
1.出自《書·盤庚上》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紹復先王之大業(yè),底綏四方。
2.出自《吊魏武帝文》指八極以遠略,必翦焉而后綏。
3.出自《順宗實錄五》奉若成憲,永綏四方。
4.出自《嘯亭雜錄·李壯烈戰(zhàn)跡》皇上之所以委任長庚者,蓋欲使永靖海氛,以綏民命,其成功與否則天也。
4.
縛系。參閱于省吾《〈夏小正〉五事質疑》。
1.出自《大戴禮記·夏小正》綏多士女。
5.
告。
1.出自《書·大誥》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御事。綏予曰:“無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寧考圖功。”
2.出自《書·盤庚下》盤庚既遷,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綏爰有眾。
3.出自《積微居讀書記·尚書說·盤庚中》綏,告也。
6.
退軍。
1.出自《左傳·文公十二年》秦以勝歸,我何以報,乃皆出戰(zhàn),交綏。
2.出自《秦少游賀劉發(fā)首薦次韻》居官死職戰(zhàn)死綏,夢尸得官真古語。
3.出自《郎潛紀聞》道光間西夷犯浙,武臣多死綏者。
7.
止住。
1.出自《國語·齊語》使民以勸,綏謗言,足以補官之不善政。
8.
祭名。參見“綏祭”。
1.出自《儀禮·士虞禮》不綏祭,無泰羹湆胾從獻。
2.出自《禮記·曾子問》攝主不厭祭,不旅不假,不綏祭,不配。
9.
舊綏遠省略稱。1954年撤銷,并入內蒙古自治區(qū)。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