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拴縛馬足的繩索;拴縛。
1.出自《詩·周頌·有客》言授之縶,以縶其馬
2.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慶氏之馬善驚,士皆釋甲束馬
3.出自《意林·物理論》曹羲曰:“縶馴駒以縿絆,御悍馬以腐索。”今制民以輕刑,亦如此也。
2.
纏束。
1.出自《抱樸子·詰鮑》穿本完之鼻,絆天放之腳,蓋非萬物并生之意。
2.出自《北史·西域傳·悅般國》入其界百余里,見其部人不浣衣,不絆發,不洗手,婦人口舐器物。
3.
牽制。
1.出自《寒棲子歌》能令鬼哭神效靈,身如飄風不可絆。
2.出自《減字木蘭花·詠柳》詞柳絲搖翠,翠幄籠陰無限意。不絆行舟,只向江邊絆客愁。
3.出自《王粲登樓》不想令尊生下元帥,丞相所生一女,因為官守所絆,彼各天涯,間隔親事。
4.出自《青春之歌》這種感情,像千絲萬縷絆著她。
4.
謂行走時腳受阻,或因而傾跌。
1.出自《醒世恒言·施潤澤灘闕遇友》老漢追將上去,被草根絆了一交,驚醒轉來。
2.出自《紅樓夢》方才大老爺出去,被石頭絆了一下,歪了腿。
3.出自《木棉花》腳下的碎石塊時時會把我絆一個踉蹌。
5.
喻陰謀、圈套。
1.出自《燕青博魚》聽知的俺哥哥燕和落在那婦人彀中,連兄弟燕青也著絆了。
2.出自《新兒女英雄傳》他更不滿意,盡在暗地里使絆兒。
6.
方言。維系器物兩端的環圈。
1.出自《蘄春語》今吾鄉凡以一物系兩端,皆謂之絆;如罐有罐絆,籃有籃絆。
1.指很短的時間。猶言即刻,片刻。
1.謂全部傾倒出來。庋,放東西的架子。
1.謂全部傾倒出來。
1.殘破倒塌。
1.葵花傾向太陽。比喻忠誠。
1.猶傾囊。謂盡出所有。
1.亂離。
1.驚懼顫抖。
1.滿路。
1.擾亂;作亂。
2.指動亂不安。
1.淪陷。
1.倒翻而沉沒。
2.滅亡;死亡。
1.傾倒;佩服。
2.倒伏;傾覆。
1.覆亡;顛覆。
1.喪生。
1.注目。
1.謂盡出所有。
2.猶解囊,出錢。
1.敗亡;敗壞。
1.倒塌。
1.謂把持玩弄。
1.受挫,失敗。
1.傾軋排擠。
1.欽佩。
1.形容雨勢很猛。
1.倒塌。
1.指液體從容器中倒翻出來。
1.不正。頗,偏。
1.跌倒。
1.傾側,傾斜。
1.想望;仰慕。
1.去世。
1.謂狡詐。
1.謂狡詐多謀。
1.低頭哈腰﹑諂媚事人的樣子。亦借指諂媚的小人。
1.把酒從酒器中倒出來。
2.盡觴。謂暢飲。
1.欽慕贊賞。
1.身體向前傾。多形容對人謙卑恭順。
2.竭盡全力。
1.喪生。
1.權傾當世。
1.去世,死亡。
1.謂一市之人盡皆出觀。
1.逝世。
1.指把感情盡量表達出來。
1.傾訴。
1.傾頹,倒塌。
1.亦作"傾竦"。驚訝;驚異。
2.謂極其恭敬。
1.驚異。
1.見"傾悚"。
1.猶斷送。
全部說出;一一訴說傾訴衷腸|傾訴別后離情|一腔話語,一朝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