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繃”。
2.
束縛;捆綁。
1.出自《說文·糸部》禹葬會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
2.出自《金瓶梅詞話》當下把琴童兒繃子繃著,雨點般欖桿打將下來。
3.出自《聊齋志異·馬介甫》萬石入,見婦赤身繃系,心頭刀痕,縱橫不可數。
3.
包裹嬰兒的布。亦指用布裹束嬰兒。
1.出自《漢書·宣帝記》曾孫雖在襁褓
2.出自《詠孩子》繡被花堪摘,羅繃色欲妍。
3.出自《聊齋志異·嬰寧》狐生女名嬰寧,繃臥床上,家人皆見之。
4.出自《花月痕》又有一婦,懷繃數月嬰兒,走到街上。
4.
張緊;拉緊。
1.出自《水滸傳》張青便引武松到人肉作坊里,看時,見壁上繃著幾張人皮。
2.出自《馬頭琴》詩再用我的皮,繃你的琴壺;用我的尾鬃,做你的琴弦。
3.出自《大刀記》她那根心弦可是一直繃得緊緊的。
5.
指四周有邊框,當中繃緊繩、藤、布帛等的器物。
1.出自《畫舫馀談》其船視藤繃略廣,而又小于走艙,三面安窗欞,可容四五客。
2.出自《一聲繡金匾》每人捧著一只繃著紅綢的繡花繃。
6.
謂物體猛然彈起。
1.出自《飛刀對箭》我把摩利支殺的他片甲不歸,口咬殺高麗大將,屁繃殺摩利支。
2.出自《老殘游記》那已老的蓮蓬,不斷的繃到船窗里面來。
7.
縫紉方法。稀疏地縫住或用針別上。
1.出自《兒女英雄傳》太太把煙袋遞給那丫鬟。張姑娘便過來用簪子挑開那匣屜兒上的繃線兒。
8.
勉強支持;硬撐。
1.出自《西游記》難!難!難!戰不勝他!——就把吃奶的氣力也使盡了,只繃得個手平。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繃著這個家。
3.出自《花城》我一向總是對自己撒謊,對自己繃面子,對自己掩飾,對自己吹牛。
9.
謂騙取財物。
1.出自《兒女英雄傳》講到咱們這行啊,全仗的是磨攪訛繃,涎皮賴臉,長支短欠,摸點兒賺點兒才剩的下錢呢。
2.出自《困獸記》你現在怎么這樣沒勇氣呵!你以為他身上卡得有手槍哇?那是繃洋盤啦——他敢!
1.見"螺蚌"。
1.即螺杯。典出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上》"漢武帝思懷往者李夫人,不可復得……親侍者覺帝容色愁怨,乃進洪梁之酒,酌以文螺之卮。卮出波祇之國。"
1.墨筆。
1.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
1.圓形的墨。
1.即饆饠。
1.裸體。
1.身無羽毛鱗甲的動物。古代常用以指人。
1.指人。人為倮蟲之長,故稱。
1.傳說中的古代西方國名。
1.倮蟲之靈,指人類。
1.赤身露體。
1.裸體。
1.短毛的野獸,如虎豹之類。一說身無毛羽鱗甲的動物。
1.裸露上身。
1.裸體,赤身露體。
1.無毛羽鱗甲蔽體。
1.指不用衣衾棺槨而葬。
1.見"砢磣"。
1.極寒磣;很不體面。
1.方言。羞辱;辱沒。
1.高峻貌。亦指高山。
1.猶祑砢。眾石堆積貌。亦用以形容其他塊狀物體的重疊堆積。
1.赤身露體。
2.裸露,無遮蓋。
1.無鱗甲毛羽的蟲類。
1.水名。以其地風俗男女共川而浴,故名。
1.猶言赤身露體。
1.即裸體。
1.傳說中的古國名。或說在西方,或說在南方。其民皆不穿衣,故稱。
1.沒有遮蔽;顯露于外。
1.古稱天子喪服之車。
1.即青稞麥。又稱元麥或稞麥。
1.傳說中指不穿衣服的裸國人。
1.指裸身之國。
1.即裸民。
1.即裸國。
1.裸體。
1.謂使尸骨暴露于野外。
1.赤身露體。
1.赤身露體。
1.裸身作戲。
1.露體赤腳。
1.無絕緣材料包裹的金屬導線。如電車的架空線等。
1.裸體。
1.見"裸袖揎衣"。
1.挽起衣袖,露出拳頭。形容浪蕩。亦指浪蕩的人。
1.挽起衣袖。多表示有所動作。
1.供皇帝淫樂的離宮別館。
1.裸體而葬。謂不用衣衾棺槨。
1.相傳商紂王窮奢極欲,"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赤身裸體,追逐其間。事見《史記.殷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