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眾,徒眾。
1.出自《詩·大雅·文王》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
2.出自《左傳·哀公五年》師乎,師乎,何黨之乎!
3.出自《孔子家語·辨政》喪亂蔑資,曾不惠我師。
2.
指眾多。
1.出自《漢書·禮樂志》硙硙即即,師象山則。
3.
古代行政區劃單位。
1.出自《尚書大傳》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三朋而為里,五里而為邑,十邑而為都,十都而為師,州十有二師焉。
4.
泛指大城市。
1.出自《詩·大雅·公劉》京師之野,于時處處。
5.
古代軍隊的編制以二千五百人為一師?,F代軍隊的編制單位,隸屬于軍或集團軍,下轄若干旅或團。
1.出自《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
6.
軍旅,軍隊。
1.出自《詩·秦風·無衣》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2.出自《春秋·僖公元年》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犁。
3.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十一年正月甲子,誓於牧野,伐商紂。紂師敗績。
4.出自《蜀相》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5.出自《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7.
出兵征伐,進軍。
1.出自《周禮·春官·肆師》凡師、甸用牲于社宗,則為位。
2.出自《新唐書·段秀實傳》嗣業因請宰遂東師,以秀實為副。
8.
指動武,械斗。
1.出自《〈萊州任氏族譜〉序》於是乎飲食之事也而至於訟,訟不已而至於師,小而舞文,大而弄兵,豈非今日山東之大戒?
9.
駐扎。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師于河上,將納王。
2.出自《能改齋漫錄·地理》楚囊瓦伐吳,師于豫章。
10.
軍師,參謀。
1.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于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11.
長,首領。
1.出自《周禮·天官·序官》甸師,下士二人。
2.出自《后漢書·傅燮傳》天下非復漢有,府君寧有意為吾屬師乎?
12.
以稱專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員。
1.出自《楚辭·離騷》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2.出自《周禮·春官·大宗伯》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
3.出自《呂氏春秋·季夏》令漁師伐蛟取鼉。
4.出自《吳越春秋·吳太伯傳》三年余,行人無饑乏之色,乃拜棄為農師。
13.
指樂官,樂師。參見“師工”。
1.出自《論語·衛靈公》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2.出自《史記·周本紀》師箴,瞍賦,蒙誦。
14.
指專精某種技藝的人。
1.出自《孟子·告子上》今有場師,舍其梧槚,養其樲棘,則為賤場師焉。
2.出自《新唐書·閻立本傳》合外傳呼畫師閻立本。
3.出自《萍洲可談》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15.
今有會計師、工程師等職稱。
16.
官名。太師的省稱。周代輔佐國君的官員。
1.出自《書·召奭》召公為保,周公為師,相成王左右。
17.
官名。太子的屬官。
1.出自《漢書·王莽傳中》為太子置師,友各四人,秩以大夫。
18.
官名。指王府的屬官。
1.出自《晉書·職官志》王置師、友、文學各一人。
2.出自《隋書·百官志下》皇伯叔昆弟、皇子為親王。置師、友各二人,文學二人。
19.
老師,先生。
1.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出自《荀子·性惡》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
3.出自《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4.出自《論知識分子問題》我們都受過資產階級教育,甚至一部分人還受過封建教育,如上塾館,拜過“天地君親師”。
20.
謂以師禮相待。
1.出自《荀子·正論》今世俗之為說者,以桀紂為君,而以湯武為弒,然則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怨賊也,不祥莫大焉。
2.出自《袁紹論》士,國之重器,社稷安危之所系,四海治亂之所屬也。是故師士者王,友士者霸,臣士者強,失士者辱,慢士者危,殺士者亡。
21.
學習,效法。
1.出自《書·皋陶謨》百僚師師。
2.出自《孟子·離婁上》師文王,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為政於天下矣。
3.出自《與山巨源絕交書》阮嗣宗口不論人過,吾每師之,而未能及。
4.出自《答劉正夫書》師其意,不師其辭。
22.
順應。
1.出自《莊子·秋水》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
2.出自《太玄·窮》師在心也。
23.
對僧、尼、道士的尊稱。
1.出自《謝小娥傳》途經泗濱,過善義寺謁大德尼令。操戒新見者數十,凈發鮮帔,威儀雍容,列侍師之左右。
2.出自《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佛印乘機又勸子瞻棄官修行。子瞻道:“待我宦成名就,筑室寺東,與師東隱。”
24.
《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蚕吕ど?。
1.出自《易·師》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25.
獸名?!蔼{”的古字。參見“師子”。
1.出自《漢書·西域傳上·烏弋山離國》烏戈地暑熱莽平……而有桃拔、師子、犀牛。
2.出自《和李校書·西涼伎》師子搖光毛彩豎,胡姬醉舞筋骨柔。
3.出自《漢土始知歐洲各國略說》開元七年,因吐火羅大酋獻師子、羚羊。
26.
通“帥”。
1.出自《周禮·春官·司?!?/span>師都建旗
2.出自《李光顏加階》李光顏氣敵三軍,心師百行。
27.
姓。春秋晉有師服。見《左傳·桓公二年》。
1.出自《左傳?桓公二年》師服曰。
1.指招贅的女婿。
1.布制的袋子。
2.指招贅的女婿?;蛞詾?補代"的音訛。
1.五代時僧人,世傳為彌勒菩薩的應化身。《景德傳燈錄.明州布袋和尚》謂其自稱契此,時號長汀子布袋師。
五代時僧人。名契此,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傳說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即乞,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癲。世人稱他為彌勒化身。佛教寺廟山門里供奉的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相傳是他的造像。
1.木偶戲的一個類別。木偶形體較小,頭部連在布袋上,外加戲裝。藝人以手伸入布袋,操縱木偶動作。又名手托傀儡。
1.裁布的刀。
2.舊時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一種織布工具。
1.指基督教宣講教義。
長篇小說。德國托馬斯·曼作于1901年。布登勃洛克家是盧卑克城的望族。老約翰誠實經商,家道興盛。他去世后,兒子小約翰遇上了競爭對手,經營十分艱難。家業傳到第三代時,托馬斯在商業上連連失利,他四十多歲時去世,家道已經衰落。其子哈諾因年幼無法自立,不得不關閉祖傳的公司,并于十五歲時夭折。顯赫一時的布氏家族就此覆亡。
1.古代大夫家祭時酬答賓客之禮。
2.謂陳列祭品。
1.英語pudding的譯音。西餐食品,用面粉﹑牛奶﹑雞蛋﹑水果等制成。
①俄文原意為多數派”。1903年7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選舉黨中央領導機構時,擁護列寧的馬克思主義者獲多數,被稱為布爾什維克,反對列寧的少數人被稱為孟什維克。布爾什維克”一詞,后成為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和共產黨人的專稱。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刊物。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創刊。先為周刊,后改為半月刊、月刊和不定期刊。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先后任總編輯。秘密發行。曾先后用《虹》、《平民》等名稱作封面偽裝。1932年7月出至第五卷第一期??9参迨凇?/p>
篇名。李大釗撰。1918年11月載于《新青年》。文章熱烈歡呼十月革命的勝利,認為這是民主主義的勝利,是布爾什維的勝利,是世界勞工階級的勝利。指出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宣告布爾什維主義一定能在全世界取得勝利。
1.亦作"布颿"。
2.布質的船帆。亦借指帆船。颿,"帆"的古字。
1.亦作"布帆無恙"。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作殷荊州佐,請假還東。爾時例不給布帆,顧苦求之,乃得發;至破冢,遭風,大敗。作箋與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后遂以"布帆無恙"為旅途平安之典。
1.見"布帆"。
1.指配備兵力,布置防守。
1.布制的衣服。
2.借指平民。
1.見"布覆"。
1.回信用的套語。意謂陳述并回復如上。
1.伸展的枝干。
(機關、團體)張貼出來使內容讓大眾知道的通告人群圍著看布告。
1.鳥名。又名勃姑﹑撥谷﹑獲谷﹑擊谷﹑結誥﹑鴶鵴﹑鸤鳩﹑桑鳩﹑郭公﹑戴勝﹑戴纴。以鳴聲似"布谷",又鳴于播種時,故相傳為勸耕之鳥。
1.《漢書.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顏師古注"雷門,會稽城門也,有大鼓。越擊此鼓,聲聞洛陽……布鼓,謂以布為鼓,故無聲。"后以"布鼓"為淺陋之典。
1.排列卦象,進行占卜。
1.白布制的冠。
1.粗布短衣。
2.借指平民。
1.布制的箭靶。
1.同"布瀋"。
1.施行教化。
1.擺布;擺弄。
1.運籌劃策。
2.謂排列運算。
1.飄散飛揚。
1.王莽時鑄行的貨幣。共分十品,皆以"布"為名,總稱布貨。
羅馬尼亞首都,全國最大城市。人口206萬(1994年)。有八條鐵路和多條公路通向全國各地。北郊有大型國際機場。全國最大工業中心,以機械、化學、電子工業為主。有布加勒斯特大學和藝術、歷史博物館等。
1.布列軍隊。甲,甲兵,指軍隊。
1.古代小斂時束尸用的布帶。
1.頒布教令;施行教化。
2.佛教語。傳布教義。
1.古代喪禮中用以覆蓋死者及祭器之巾。
2.古代服喪期間所戴的布頭巾。
3.布被單。
1.布裙荊釵,古代貧家女子的服飾。
2.借指貧女。
①指作文、繪畫等的構思安排文章布局有了初步設想。②對建設等事物的設計規劃工業布局|建設小區布局。
1.販布的商人。
1.滿語音譯詞,意譯為"撩腳",一種徒手相撲的游戲,猶今之摔跤。
捷克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1215萬(1994年)。全國最大工業中心,以機械制造業最發達。國際交通樞紐。有國家科學院、古老的布拉格大學和博物館等。每年舉辦布拉格之春”世界音樂會。
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作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1827年由英國植物學家布朗首先發現,故名。布朗運動是由于微粒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或氣體)分子的撞擊未能被抵消而產生的。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激烈。它間接證明了物質分子處于永恒的熱運動中。
分布于云南的少數民族。約82萬人(1990年)。用布朗語,無文字。多信小乘佛教。主要從事農業,善種茶。
1.布置地雷或水雷。
用于布設水雷的軍艦。艦上有布雷裝置和水雷艙。有的配備導航設備,以保證布雷定位精度。
1.舊時酒家做幌子的布旗。
1.分布陳列;遍布。
1.分裂,割裂。